[發明專利]鞍乘型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25000.2 | 申請日: | 201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01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荊木雄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J23/00 | 分類號: | B62J23/00;B62K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鞍乘型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備腳踏板的鞍乘型車輛。
背景技術
以往,在鞍乘型車輛中,公知具備:腳踏板;覆蓋腳踏板的下方的車底下罩;覆蓋腳踏板的下方的左右側面的車底側罩(側壁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16854號公報
但是,在上述現有技術的鞍乘型車輛中,因為車底側罩和車底下罩連續地連接,所以存在前輪所濺起的泥水等的水在車底下罩流動而容易污染車底側罩及車底側罩的附近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技術問題而做出的,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車輛中,能夠防止污染車底側罩及車底側罩的附近。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對本發明而言,鞍乘型車輛的特征在于,具備:配置于前輪14的后方的駕駛者所乘坐的車座20;腳踏板38,其位于所述前輪14的后方并位于所述車座20的前方,駕駛者的腳放在該腳踏板38上;從所述腳踏板38的左右邊緣部向下方延伸的車底側罩63、63;覆蓋所述腳踏板38的下方的車底下罩39,所述車底側罩63、63設置在所述腳踏板38并且所述車底側罩的下側邊緣部63A與所述車底下罩39的外觀面74在車寬度方向存在間隔。
根據該結構,車底側罩設置在所述腳踏板并且其下側邊緣部與所述車底下罩的外觀面在車寬度方向存在間隔,在前輪所濺起的泥水等的水沿車底下罩的外觀面向側罩側流動的情況下,該水進入車底側罩的下側邊緣部和車底下罩的外觀面之間的間隔,從而阻止其向車底側罩側流動。因此,能夠防止泥水等污染車底側罩及車底側罩的附近。
另外,在上述結構中,在所述車底下罩39具備從所述車底下罩39的左右的外邊緣向上方立起的側壁部72、72,在所述側壁部72、72和所述車底側罩63、63之間的間隙也可以形成有指向上下方向的排水棱80、80。
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排水棱,能夠使侵入側壁部和車底側罩之間的間隙的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從而能夠防止泥水等污染車底側罩及車底側罩的附近。
另外,所述排水棱80、80與所述側壁部72、72一體成型。
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排水棱和側壁部是一體成型,所以能夠利用排水棱使從下罩的外觀面流來的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
而且,所述排水棱80、80也可以具備:朝向后下方的傾斜部81;從所述傾斜部81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的水平部82。
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朝向后下方的傾斜部引導進入所述間隙的行駛風,從而能夠利用行駛風使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
另外,所述側壁部72、72聯接支承于車架11,聯接部65、76A也可以配置于所述排水棱80、80的后方。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利用排水棱防止污染聯接部。
另外,在比所述腳踏板38更后方的位置具備側支架28,所述側支架28也可以配置于比所述排水棱80、80更上方的位置。
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側支架配置于比排水棱更上方的位置,所以能夠防止從排水棱向下方排出的泥水向后方的側支架側飛濺。因此,能夠防止泥水污染位于腳踏板的后方的側支架。
另外,所述腳踏板38的后方具備單元搖動發動機16及濾清器箱體25,所述濾清器箱體25也可以偏置設置于車體的側方并且從車體側方露出。
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車底側罩的下側邊緣部和車底下罩的外觀面之間的間隔阻止泥水向車底側罩側流動,并且能夠防止泥水從車底側罩側向后方的濾清器箱體側飛濺。因此,能夠防止泥水污染位于腳踏板的后方的濾清器箱體。
另外,在比所述腳踏板38更后方的位置設置有側支架28,所述側支架28的接地板28B也可以配置于比所述濾清器箱體25的進氣口25B更后方的位置。
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側支架的接地板配置在比濾清器箱體的進氣口更后方的位置,所以即使由于側支架的接地板而泥水向上甩起,也能夠防止該泥水侵入濾清器箱體的進氣口。由此,能夠防止泥水侵入濾清器箱體內,并且能夠降低濾清器箱體內部的維修頻率。
在本發明的鞍乘型車輛中,在泥水等的水沿車底下罩的外觀面向側罩側流動的情況下,該水進入設置于車底側罩的下側邊緣部和車底下罩的外觀面之間的間隔,從而阻止其向車底側罩側流動。因此,能夠防止泥水等污染車底側罩及車底側罩的附近。
另外,能夠利用排水棱使侵入側壁部和側罩之間的間隙的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并且防止泥水等污染車底側罩及車底側罩的附近。
另外,因為排水棱與側壁部是一體成型,所以能夠利用排水棱使泥水有效地向下方流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50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飲料和食物輸送裝置
- 下一篇:金手指、端子和通信設備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