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仿生結構的Al2O3陶瓷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24802.1 | 申請日: | 201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8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勝;齊亞娥;胡麗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32B15/04 | 分類號: | B32B15/04;B32B9/04;B32B37/06;B32B37/10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曉佳 |
| 地址: | 7300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仿生 結構 al sub 陶瓷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陶瓷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具體為熱壓制備基于仿生結構的Al2O3/Mo陶瓷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Al2O3/金屬復合材料可望兼有金屬和陶瓷二者的優點,是當今最熱門的一種新型材料,也是Al2O3陶瓷材料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但是,由傳統制備方法帶來的金屬相在材料中的不均勻分布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相作用的發揮,導致材料性能的下降。仿生結構材料的出現,為陶瓷/金屬復合材料的強韌化提供了一種嶄新的研究和設計思路。進行陶瓷/金屬復合材料的仿貝殼層狀結構設計,可獲得高強高韌的先進陶瓷/金屬復合材料(Clegg?W?J,Kendall?K,Alford?N?M,et?al.A?simple?way?to?make?tough?ceramics.Nature,1990,347:455)。因此,設計制備具有仿貝殼層狀結構的陶瓷/金屬復合材料,并進行材料制備方法和工藝的優化,對陶瓷/金屬復合材料的實際應用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仿生結構的Al2O3/Mo陶瓷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陶瓷復合材料為多層結構,由Al2O3和金屬Mo交替疊合而成,表層為Al2O3層,間隔層為金屬Mo層。
一種具有仿生結構的Al2O3陶瓷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由Al2O3和金屬Mo交替疊合而成層狀復合材料,表層為Al2O3層,間隔層為金屬Mo層;Al2O3層的厚度為0.1~0.5mm,Mo層的厚度為0.01~0.1mm;Al2O3層和Mo層的厚度比介于3和15之間,總層數為20-50層。
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可控(主要是斷裂韌性和彎曲強度)、純度高、高溫摩擦學性能優異。采用本發明可以一次性完成復合材料的制備,可以方便地通過調整模具的尺寸和Al2O3及Mo層的數目而得到不同體積的復合材料,生產工藝簡單易行,成本低,且制備過程無污染,復合材料界面結合良好。
所述的Al2O3/Mo陶瓷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粒度為100~200目的Al2O3粉和金屬Mo粉在石墨模具中交替疊層后直接放入熱壓爐內熱壓燒結,獲得Al2O3/Mo陶瓷復合材料。
所述的燒結方式為熱壓燒結或熱等靜壓燒結,升溫速率為5~20℃/分鐘,燒結溫度為1400~1550℃,燒結壓力為20~30MPa,燒結時間為60~120分鐘,燒結氣氛為氮氣。
本發明的設計原理如下:
材料由Al2O3層和Mo層相間排列而成,形成弱界面結合的仿生層狀結構。這種結構由于硬質層Al2O3的存在,使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和模量;同時,軟相金屬Mo具有一定的變形能力,能吸收沖擊能量,并在承載時,承擔幾乎全部變形,使材料具有較高的斷裂韌性和非脆性破壞行為;另外,由于金屬Mo可在高溫摩擦時生成潤滑性氧化膜,從而改善了材料的高溫摩擦學性能,使其具備高溫自潤滑功能。
本發明的優點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48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軸輪轉式壓印裝置
- 下一篇:一種供手臂殘疾者演奏吉他的機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