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焦透鏡結構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23374.0 | 申請日: | 201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58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升浣;金云培;丁奎東;李政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3/14 | 分類號: | G02B3/14;G02B2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波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焦 透鏡 結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變焦透鏡結構,包括:
框架,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形成,包括用光學流體填充的流體腔室,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含有預定流體;
透明蓋,設置在所述框架的頂表面上以覆蓋所述流體腔室;
透明彈性膜,設置在所述框架的底表面上以形成所述流體腔室的下蓋;以及
致動器,設置在所述透明彈性膜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光學流體的熱膨脹系數大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熱膨脹系數,所述預定流體的熱膨脹系數大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熱膨脹系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微氣泡形成在用于形成所述框架的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中,所述微氣泡用所述預定流體填充。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微氣泡的直徑小于或等于10μm。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光學流體和所述預定流體由不滲入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的透明液體形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透明液體包括氟官能團。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包括所述氟官能團的所述透明液體包括基于全氟聚醚的油。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中的所述預定流體的濃度大于或等于10%的重量百分比。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框架的高度實質上等于所述光學流體的深度。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框架的高度大于所述光學流體的深度。
11.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透明蓋接觸所述光學流體的頂表面和所述框架的頂表面。
12.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透明蓋的熱膨脹系數小于所述光學流體的熱膨脹系數。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光學流體的頂表面上的透明膜層,
其中所述透明蓋接觸所述透明膜層的頂表面和所述框架的頂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透明膜層的熱膨脹系數小于所述光學流體的熱膨脹系數。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透明蓋包括玻璃或聚合物。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彈性膜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焦透鏡結構,其中所述致動器包括聚合物致動器。
17.一種制造變焦透鏡結構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將預定流體混合到包括硬化劑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中從而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中形成用預定流體填充的微氣泡;
半硬化包含用所述預定流體填充的所述微氣泡的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然后處理該半硬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從而制造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且具有流體腔室的框架;
將所述框架附接到透明蓋;
用光學流體填充所述框架的所述流體腔室;以及
將透明彈性膜附接到所述框架從而密封所述光學流體。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學流體的熱膨脹系數大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熱膨脹系數,以及
其中所述預定流體的熱膨脹系數大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熱膨脹系數。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學流體包括不滲入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的透明液體,并且
其中所述預定流體包括不滲入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的透明液體。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明液體包括氟官能團。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明液體包括基于全氟聚醚的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337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資源訪問模式預測、診斷應用故障并從其恢復
- 下一篇:用于編輯的裝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