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體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23247.0 | 申請日: | 201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5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今井政志;山川道廣;宮本利美;山內政伸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電裝 |
| 主分類號: | G01N27/26 | 分類號: | G01N27/26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夏斌;陳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體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體傳感器,用于對被測定氣體中的特定氣體的濃度進行檢測。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在汽車的內燃機等的排氣系統中,配設有對廢氣中的氧氣、氮氧化物等特定氣體的濃度進行測定的氣體傳感器。
例如,如圖14所示,氣體傳感器91具有:傳感器元件92,對被測定氣體中的特定氣體濃度進行檢測;和殼體93,將傳感器元件92向內側插通而保持。在該殼體93的基端側設置有:絕緣子94;和金屬端子922,保持在該絕緣子94內,并且相對于配設在傳感器元件92的基端部的端子電極921電連接。
此外,在殼體93的基端側,以覆蓋絕緣子94的方式設置有金屬制的第一基端側蓋95,在該第一基端側蓋95的外側隔著過濾器98設置有金屬制的第二基端側蓋96。第一基端側蓋95和第二基端側蓋96,通過在相互直接接觸了的狀態下進行鉚接(壓焊)的金屬間鉚接來形成鉚接部97。過濾器98能夠在阻止水分的透過的同時使大氣向第一基端側蓋95的內側透過(例如參照日本特開平11-72461號公報)。
但是,以往的氣體傳感器91存在如下的問題。
在氣體傳感器91中,鉚接部97設置在絕緣子94的外方。因此,在對鉚接部97施加的鉚接力較大的情況下,有時第一基端側蓋95及第二基端側蓋96產生變形,第一基端側蓋95與配設在其內側的絕緣子94干涉。因此,有可能經由第一基端側蓋95向絕緣子94傳遞鉚接力,產生絕緣子94的破裂、缺口等。
另外,在日本特開2000-321236號公報記載的氣體傳感器中,雖然存在進行金屬間鉚接的鉚接部,但在該鉚接部的內側未配設絕緣子。此外,在位于絕緣子外側的鉚接部,經由疏水過濾器進行鉚接,所以不能夠形成牢固的鉚接部。因此,在需要在絕緣子的外周部分進行金屬間鉚接的情況下,通過日本特開2000-321236號公報記載的發明不能夠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所述問題而進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體傳感器,能夠防止組裝時的絕緣子的破損。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為一種氣體傳感器,其特征在于,
具備:
傳感器元件,對被測定氣體中的特定氣體濃度進行檢測;
絕緣子,將與該傳感器元件的電極電連接的金屬端子保持在內側;
殼體,將上述傳感器元件插通保持在內側;
第一基端側蓋,固定在該殼體的基端側,并且覆蓋上述傳感器元件的基端部及上述絕緣子;以及
第二基端制蓋,從該第一基端側蓋的外周側鉚接固定在該第一基端側蓋的基端部,
在上述第一基端側蓋和上述第二基端側蓋被鉚接固定的鉚接部的內側,配置有上述絕緣子,
通過對形成在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基端部并向外側突出并且其軸向長度比上述鉚接部長的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側蓋的內周面之間、
形成在上述第二基端側蓋的基端部并向內側突出并且其軸向長度比上述鉚接部長的內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外周面之間、或者
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內方突起部之間進行壓焊,
而形成上述鉚接部。
在上述氣體傳感器中,通過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側蓋的內周面之間、上述第二基端側蓋的上述內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外周面之間、或者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內方突起部之間的壓焊,能夠形成上述鉚接部。由此,即使在形成基于金屬間鉚接的牢固的鉚接部時,也能夠防止從上述第一基端側蓋向上述絕緣子作用力,能夠防止產生上述絕緣子的破裂、缺口。
在通過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側蓋的內周面之間的壓焊來形成上述鉚接部的情況下,上述外方突起部陷入上述第二基端側蓋的內周面、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上述外方突起部被壓潰地變形、或者這兩種現象都產生,由此設置在上述第一基端側蓋上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側蓋的內周面被壓焊。
因此,在鉚接時,能夠抑制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上述外方突起部以外的部分的變形。此外,軸向的上述外方突起部的長度比上述鉚接部的長度大。因此,能夠在上述外方突起部可靠地形成上述鉚接部,并能夠防止發生鉚接不良。
此外,在通過上述第二基端側蓋的內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外周面之間的壓焊來形成上述鉚接部的情況下,在將上述第一基端側蓋和第二基端側蓋進行鉚接時,上述內方突起部陷入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外周面、上述第二基端側蓋的上述內方突起部被壓潰地變形、或者這兩種現象都產生,由此設置在上述第二基端側蓋上的上述內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一基端側蓋的外周面被壓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電裝,未經株式會社電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32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