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風電法蘭合金鋼及工件的制造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20808.1 | 申請日: | 201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3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俠;胡協興;劉芳;劉勇飚;陳燕娟;陸忠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同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24 | 分類號: | C22C38/24;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42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法蘭 合金鋼 工件 制造 工藝 | ||
1.一種風電法蘭合金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鋼含有下列化學成分:0.25~0.60wt%的碳、0.15~0.18wt%的硅、0.15~1.20wt%的錳、≤0.015wt%的磷、≤0.012wt%的硫、0.80~1.00wt%的鉻、0.30~0.50wt%鉬、0.15~0.30wt%的釩、≤0.25wt%的鎳、≤0.15wt%的銅、0.05~0.12wt%的氮、≤15ppm的氧、≤1.5ppm的氫和0.15~0.05wt%的稀土,余量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電法蘭合金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鋼內包含有≤0.15wt%的鈮和/或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電法蘭合金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化學成分中釩/氮的質量比為1.5~3;或釩+鈮/氮質量比為3~4.5。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電法蘭合金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化學成分中稀土/硫的質量比為1~2.5。
5.一種風電法蘭合金鋼工件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藝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S1、將鐵水預處理后用轉爐煉鋼,或將廢鋼用電爐煉鋼;
S2、將S1步驟得到的鋼水用精煉爐進一步精煉成權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合金鋼;
S3、將S2步驟得到的合金鋼連鑄成φ300~φ600mm坯料;
S4、將冷卻后的坯料采用噴砂工藝進行清理;
S5、再將清理后的坯料加熱、鍛造;
S6、將鍛造后的坯料自然冷卻至環境溫度;
S7、將自然冷卻后的鍛件再進行熱處理;
S8、將熱處理后的鍛件通過機加工,制成風電法蘭工件;
S9、對機加工后的工件進行探傷、檢驗;
S10、將探傷、檢驗后的工件包裝入庫。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電法蘭合金鋼工件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驟中當鋼水溫度達到1680℃~1690℃時,進入還原期冶煉,先向鋼水內噴吹硅鈣合金粉或電石粉,然后先加入硅錳鐵合金、鉻鐵合金、釩鐵合金和稀土合金,同時向鋼水中吹氮氣,再加入稀土合金應控制在稀土與硫之比為1~2.5;釩與氮之比控制在1.5~3。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電法蘭合金鋼工件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工藝中需采用如下技術措施:
1)保護澆鑄,為了減少鋼水被二次氧化和外來雜質夾雜帶入鋼水中,采用中間包鋼水覆蓋劑和結晶器保護渣,鋼包與中間包之間采用長水口連接,中間包鋼水通過浸入式水口進入結晶器,水口均采用氦氣保護以及石棉密封圈密封;鋼錠澆鑄過程也采用氦氣保護;
2)實施動態壓實,在連鑄時對鋼坯進行動態壓實;
3)采用機械攪拌,在連鑄時,用攪拌器對鋼水進行機械攪拌;
4)兩次冷卻,連鑄時采用三次冷卻,三次冷卻強度為,冷卻水量一般為0.5~1.0L/kg,可分區進行自動調節。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電法蘭合金鋼工件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自然冷處理步驟中還需對工件進行去氫氣的處理,對于尺寸較小的鍛件去氫氣處理,只要鍛后放入自然冷卻坑內,自然冷卻至40℃以下出坑即可;對于大鍛件去氫氣的處理工藝為:將終鍛后的工件快速冷卻至180~260℃,保溫2.5~4小時,使過冷奧氏體快速分解,再加熱到620~650℃保溫,使鋼中氫氣快速逸出,保溫時間可依據工件大小而定,一般為15~30小時。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風電法蘭合金鋼工件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7步驟中采用二步熱處理法進行,先正火熱處理鍛件,然后再進行調質熱處理;將鍛件毛坯先進入熱處理爐加熱到870℃±5,保溫2.5小時后,出爐空冷或吹風加速冷卻,冷卻至150~200℃,再入爐加熱到890℃±5,保溫2.5小時出爐,在水溶液槽中淬火,將水溶液溫度控制在30℃~40℃之間,鍛件冷卻到150℃以下,再進入回火爐中加熱到550℃±10,保溫8~10小時,然后隨爐冷卻至100℃以下出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同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同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080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