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塔形水處理光催化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20455.5 | 申請日: | 2011-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29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鋒;崔冰瑩;李定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32 | 分類號: | C02F1/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處理 光催化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水處理的光催化反應裝置,屬于環境保護中污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水處理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等問題,污水治理一直得不到好的解決。自1972?年,A.?Fujishima和K.?Honda在n型半導體TiO2電極上發現了水的光電催化分解作用,TiO2氧化活性較高,化學穩定性好,對人體無毒害,成本低,無污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納米光催化材料,也是最具有開發前途的綠色環保型催化劑。研究表明,納米TiO2能處理多種有毒化合物,可以將水中的烴類、鹵代烴、酸、表面活性劑、染料、含氮有機物、有機磷殺蟲劑、木材防腐劑和燃料油等很快地完全氧化為CO2、H2O等無害物質。但到目前為止納米光催化TiO2技術仍為在廢水處理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因為納米顆粒分離困難,沒有簡單適用的處理設備。
通過納米顆粒在載體表面負載,可以解決顆粒分離的問題。但負載有納米顆粒的載體浸泡于水中的時候,激發光必須透過較厚(往往是數厘米以上)的溶液才能照射到催化劑上。而事實上,無論是在紫外光區還是可見光區,有機物溶液(尤其是帶色有機物廢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光吸收,這勢必會引起激發光不同程度的光損失,使得到達催化劑表面的光強度下降,從而使得光生電子和空穴的產率下降,最終使得污染物的降解效率降低。
專利公開號為CN100509639C公開了一種斜板式光電催化反應器,可以獲得較好的水相薄膜促進光催化反應,但燈置于斜板外側,或多或少會有光的損失。同樣,專利公開號為CN101774661A,CN102030387A,CN101993129A幾個專利公開的方法都是將激發光源放置于催化劑負載板的側面,會有光能的損失。為了提高降解效率,只能提高激發光源的功率,這樣就增加了運行能耗。有研究表明在多相光催化氧化過程中H2-O2耦合作用下,催化氧化的效率會有較大提高(參見:多相光催化氧化過程中H2-O2耦合效應及其作用機理研究,陳亦琳,2006年,福州大學博士論文),但傳統的光催化反應器在有氣體提供時傳質效率低,有必要開發新的催化反應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催化氧化效率高的塔形水處理光催化反應器,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一個內壁襯有反光材料的塔體,塔體上端側壁上開有進液管,下端側壁上開有液體排出管,在塔體內部,沿塔體的高度方向上間隔設置相互平行的多層塔板,每層塔板側邊均連接一個降液槽,每層塔板的正中間開有大孔,石英管與塔體同軸且套在每層塔板的大孔中,石英管內裝有紫外燈光源,石英管上端伸出塔體外,石英管下端封閉且支撐有托盤,托盤固接于塔體的下端,托盤上布置若干托盤孔;在每層塔板上下表面上均設有軸向延伸的若干尖錐,塔板及尖錐表面均負載有TiO2涂層;在尖錐之間的塔板上開有若干小孔,托盤下部的塔體側壁上開有至少1個通氣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尖錐上形成薄液膜促進紫外光透光率,使紫外線不擴散,充分利用了紫外光能量;能促進氣液交換,使水在從上往下流動時多次和催化劑接觸,多次反應,提高了廢水降解效率。試驗證明:將含金橙II濃度在100?mg/L的廢水,通入少量H2和O2,經過該設備持續處理后的出水金橙II的去除率達96%。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塔板2及其關聯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托盤5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中;1.塔體;2.塔板;3.石英管;4.紫外燈光源;5.托盤;6.降液槽;7.進液管;8.通氣口;9.液體排出管;10.小孔;11.尖錐;12.大孔;13.托盤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04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閉環工作流
- 下一篇:觸感提供裝置和觸感提供裝置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