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去葉多花黑麥草根再生消耗體內碳水化合物的測定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20442.8 | 申請日: | 2011-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0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凌;王佳;施江;楊文平;李雪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48 | 分類號: | G01N33/48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張彬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去葉多花 黑麥 草根 再生 消耗 體內 碳水化合物 測定 方法 | ||
1.去葉多花黑麥草根再生消耗體內碳水化合物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測定方法為:
步驟一、花盆處理與基質的配制
1)選取9個相同的花盆,花盆的盆高為30cm、盆口直徑為28cm、盆底直徑為25cm,隨機選取6個花盆,沿花盆盆高距盆口1/4—3/4的距離進行橫切,形成盆筒和盆底,然后通過連接環將盆筒和盆底恢復至原有的花盆形狀,盆筒和盆底的連接處形成一個橫切面,將含有橫切面的花盆分為2組,每組3個,即試驗組a和試驗組b組,剩余的花盆換盆時用作底盆,即試驗組c,備用;
2)按重量分數比取3份的蛭石和1份的草碳土,混合均勻,形成基質,將基質分別裝入試驗組a、試驗組b和試驗組c的花盆中,試驗組a和試驗組b中基質的裝入量比花盆的盆口低3cm,在試驗組c中基質的裝入量與花盆盆口持平時止,備用;
步驟二、選取生長一致的3周齡多花黑麥草36—48株,以每盆6—8株植入試驗組a和試驗組b的花盆中,在溫度為18—25℃,每天光照6—8小時條件下,培養8周后,剪去多花黑麥草的葉片,所有多花黑麥草均留相同的茬高,茬高為1cm,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所有留有茬高為1cm的試驗組a花盆上的連接環去除,沿試驗組a花盆的橫切面,將試驗組a中多花黑麥草的根系平整斷開,丟棄試驗組a中的盆底,用水將所有試驗組a盆筒中的多花黑麥草根部的基質洗凈,將生長在試驗組a每個花盆中的多花黑麥草的根部和茬分開,分別得到多花黑麥草根部和多花黑麥草茬,將所有得到的多花黑麥草根部和多花黑麥草茬分別送入75℃的烘干箱內,烘干,得到每盆多花黑麥草根烘干物和每盆多花黑麥草茬烘干物,檢測每盆多花黑麥草根烘干物和每盆多花黑麥草茬烘干物中的生物量和含碳量,后計算得到去葉前多花黑麥草根部的平均碳貯量和多花黑麥草茬中的平均碳貯量,備用;
步驟四、將步驟二中所有留有茬高為1cm的試驗組b花盆上的連接環去除,沿試驗組b花盆的橫切面,將試驗組b中多花黑麥草的根系平整斷開,留下所有試驗組b中的盆筒,保持所有試驗組b盆筒中的基質不松動,將所有試驗組b盆筒的底部放在試驗組c花盆的基質上,備用;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位于試驗組c花盆上方的試驗組b中的多花黑麥草進行避光培養,每隔6天在步驟二所留茬高的位置上剪掉新生的多花黑麥草葉片,直至試驗組b中的每一株多花黑麥草停止生長時止,沿試驗組b花盆的盆筒底部橫向將試驗組b中多花黑麥草的根系平整斷開,將留在試驗組c花盆中的新生多花黑麥草根部洗凈,送入75℃的烘干箱內,烘干,檢測烘干物的生物量和含碳量,得到避光培養下每盆去葉多花黑麥草新生根的總碳貯量,最后得到避光培養下去葉多花黑麥草新生根的平均總碳貯量,備用;
步驟六、利用去葉前多花黑麥草根部的平均碳貯量Cr、去葉前多花黑麥草茬中的平均碳貯量Cs和避光培養下去葉后多花黑麥草新生根的平均總碳貯量Cn,根據公式RI=???????????????????????????????????????????????,計算多花黑麥草根再生利用碳水化合物的相對最大量R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未經河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044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魚分揀裝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發電機組負載性能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