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紫外線吸收劑生產廢水預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20146.8 | 申請日: | 2011-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53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林;王開春;趙焰;董自斌;李學字;袁麗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劉喜蓮 |
| 地址: | 222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外線吸收劑 生產 廢水 預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紫外線吸收劑生產廢水預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紫外線吸收劑屬于性能卓越的高效防老化助劑,能吸收一定波長的紫外光,作為紫外光穩定劑能延緩材料泛黃,有助于減少色澤和阻滯等物理性能損失。因此廣泛用于PE、PVC、PP、PS、PC、有機玻璃、丙綸纖維和乙烯、醋酸、乙烯酯等塑料材料生產。
但紫外線吸收劑生產廢水鹽度高、含有大分子雜環酚系物、COD濃度高、可生化性差,屬于典型高濃度有機酸性高鹽廢水,其污染特點如下:(1)有機污染物濃度水平高,COD在1萬mg/L以上,廢水中主要含有酚系物、苯系物、醇類、酰胺等有機物。(2)廢水所含成份具有生物毒性或抑制性,可生化性差,無法直接采用生化方法進行處理,目前缺乏合適預處理方式來提高廢水可生化性。(3)酸性強,鹽度高,含有大量氯根。(4)排放廢水濃度變化大。
紫外線吸收劑系列產品生產廢水大多為高含鹽廢水,目前國內外研究較少,為做到廢水環保達標處理,企業多選擇傳統的蒸發方法進行析鹽,其工藝過程消耗大量蒸汽、廢水處理成本極高。而且蒸發析出多為廢鹽,廢鹽處理成本高,容易產生二次污染。
吳建文曾在《紫外線吸收劑的生產原理和廢水處理》論文中提到,韓國的AMT水處理技術能夠用于紫外線吸收劑廢水處理,AMT技術主要利用物理化學能量聲場與磁場等作用改變水分子及污染物分子結構,生成性質活躍的自由基,同時通過超聲波、負氧離子產生大量強氧化劑——自由羥基分解水中污染物。
紫外線吸收劑廢水處理有機物濃度高,處理難度大,目前尚未見到有效的低成本預處理措施,使其經預處理后能夠大幅度提高廢水可生化性,易于生化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工藝設計合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廢水可生化性、使得廢水采用低成本的生化處理成為可能、大幅度降低廢水處理成本的紫外線吸收劑生產廢水預處理方法。
本發明所述的紫外線吸收劑廢水是指UV-0、UV-531等紫外線吸收劑產品生產工段產生的高濃度有機酚系污染物廢水的預處理。本發明應用范圍不僅限于UV-0、UV-531產品的生產,也適用于紫外線吸收劑其它UV系列的酚系污染物廢水預處理。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紫外線吸收劑生產廢水預處理方法,其特點是:其步驟如下:
(1)先對廢水進行隔油沉淀處理,去除廢水中所含浮油和懸浮物;
(2)將經過隔油沉淀處理的廢水進行預中和,用石灰乳液或者液堿調節廢水pH值至0.1~4;
(3)采用萃取工藝進行處理,萃取所采用的萃取劑為HLE含酚廢水萃取劑;萃取時萃取劑與廢水的重量比為4:1~1:8,萃取溫度為0~60℃;萃取劑和廢水通過靜態管道混合器或者機械攪拌混合后在萃取塔內分層;萃取劑與廢水混合時間為5~60min;萃取劑與廢水混合后分層時間20~120min;上層為負載萃取劑,下層為預處理后的廢水;
(4)采用反萃取工藝進行處理;反萃取時向負載萃取劑中投加濃度為5%~30%的氫氧化鈉溶液或者氫氧化鉀溶液,調整pH至8~12;負載萃取劑與氫氧化鈉溶液或者氫氧化鉀溶液的重量比為20:1~1:2,反萃取溫度為0~80℃;負載萃取劑和堿液通過靜態管道混合器或機械攪拌混合后在反萃取塔內分層,反萃取混合時間為5~60min,混合后分層時間20~120min;反萃取將負載萃取劑中污染物脫離,使萃取劑再生,循環使用;
(5)萃取處理后,廢水再用石灰乳液或者液堿二次中和調整pH至6~9。
以上所述的一種紫外線吸收劑生產廢水預處理方法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或技術特征是:
1、步驟(2)預中和時,優選用液堿調節廢水pH值至1~2。
2、步驟(3)中,萃取時萃取劑與廢水的重量比優選為2:1~1:2,萃取溫度優選為20~40℃;萃取劑與廢水混合時間優選為10~20?min,萃取劑與廢水混合后分層時間優選為30~40?min。
3、步驟(4)中,反萃取時負載萃取劑與氫氧化鈉溶液或者氫氧化鉀溶液的重量比優選為5:1~10:1,氫氧化鈉溶液或者氫氧化鉀溶液的濃度優選為5%~10%,反萃取溫度優選為20~40℃;負載萃取劑與廢水混合時間優選為10~20?min,混合后分層時間優選為30~40?min。
4、步驟(4)中,反萃取時向負載萃取劑中投加氫氧化鈉溶液或者氫氧化鉀溶液,優選調整pH至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未經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01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