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航空發動機風扇單元體的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19926.0 | 申請日: | 2011-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10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袁勇;鞏孟詳;陳凱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運萍 |
| 地址: | 11004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發動機 風扇 單元 裝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裝配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航空發動機風扇單元體的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某型號發動機風扇為單元體結構,發動機二支點軸承內環和軸承滾棒裝配在風扇后軸頸上,屬于風扇單元體的一部分;軸承外環裝配在二支點支撐組件上,屬于中介機匣的一部分。裝配時,各單元體垂直裝配,風扇單元體向下落到中介機匣上。而在實際裝配過程中,軸承滾棒在裝配到位與軸承外環配合前要經過石墨密封環,軸承滾棒外徑與石墨密封環之間的間隙D只有2mm;如果風扇單元體與中介機匣的同心度不好,裝配時軸承滾棒就容易碰到石墨密封環,導致石墨密封環被碰傷掉塊,從而失去密封作用;石墨密封環損傷后,發動機在試車過程中會因滑油消耗量大的故障而下臺。
因此,在裝配風扇單元體時要嚴格保證風扇單元體與中介機匣的同心度。目前,現有的風扇單元體的裝配方法是:在風扇的外部安裝邊處均布6個引導銷,在風扇單元體的裝配過程中,通過引導銷引導風扇單元體緩慢落下,如圖1所示。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現有的裝配方法采用的是外部定心方式,與引導銷相配合的風扇機匣安裝邊只有2.5mm的厚度,引導面太短并且引導面和引導銷之間還有間隙。在裝配過程中,引導銷會沿風扇機匣的切線方向晃動,導致風扇單元體和中介機匣之間不同心,風扇單元體在下落過程中軸承滾棒碰到石墨密封環,使石墨密封環碰傷掉塊,失去密封作用,發動機在試車過程中中腔滑油從石墨密封環破損處泄漏引起發動機滑油消耗量大的故障。由于石墨密封環是外部供應商提供的零件,損傷后返回排除掉塊故障不但產生額外的排故費用,而且還嚴重影響生產周期,延誤發動機按時交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在實際裝配過程中可保證風扇單元體與中介機匣同心度的航空發動機風扇單元體的裝配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航空發動機風扇單元體的裝配方法,在裝配中采用了內定心式的風扇導具,裝配過程按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發動機核心機的后安裝邊上加裝風扇導具,使風扇導具與高壓壓氣機前軸頸緊密配合,所述風扇導具的上端與風扇后軸頸的內徑相對應;
步驟二:通過吊具將風扇單元體吊至中介機匣的上方,并使風扇單元體下落,在下落的過程中,使風扇后軸頸的內徑與風扇導具的上端相配合;令風扇單元體的風扇后軸頸沿著風扇導具繼續下落,直至將軸承滾棒裝配到軸承外環內為止;
步驟三:將風扇導具從發動機核心機的后安裝邊上分下,裝配結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裝配方法改變了現有的外部引導銷定心方式,采用內定心方式。在軸承滾棒與石墨密封環接觸之前,風扇后軸頸的內徑先落到風扇導具上,與風扇導具相配合;并且風扇導具與高壓壓氣機前軸頸緊密配合,因此,風扇導具不會左右晃動,能夠保證風扇單元體與中介機匣之間良好的同心度;在風扇單元體下落的過程中,令風扇單元體的風扇后軸頸沿著風扇導具下落,不會碰傷石墨密封環,軸承滾棒可安全通過石墨密封環裝配到軸承外環內。
使用現有的裝配方法有大約25%的發動機由于石墨密封環損傷而引起滑油消耗量大的故障,采用本發明的裝配方法后,有效避免了由于石墨密封環損傷而引起滑油消耗量大的故障。每臺發動機滑油消耗量大導致試車不合格后,排除故障的費用約為50萬元;使用本發明的裝配方法不但節約了大筆的排故費用,而且由于石墨密封環無需返外排除故障,節省了時間,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發動機能夠及時交付。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風扇單元體的裝配方法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風扇單元體的裝配方法的示意圖;
圖中,1-中介機匣,2-軸承外環,3-石墨密封環,4-風扇后軸頸,5-軸承滾棒,6-風扇單元體,7-風扇機匣,8-引導銷,9-發動機核心機,10-高壓壓氣機前軸頸,11-后安裝邊,12-風扇導具,13-風扇后軸頸的內徑。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航空發動機風扇單元體的裝配方法,如圖2所示,在裝配中采用了內定心式的風扇導具12,裝配過程按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發動機核心機9的后安裝邊11上加裝風扇導具12,使風扇導具12與高壓壓氣機前軸頸10緊密配合,所述風扇導具12的上端與風扇后軸頸4的內徑13相對應;
步驟二:通過吊具將風扇單元體6吊至中介機匣1的上方,并使風扇單元體6下落,在下落的過程中,使風扇后軸頸4的內徑13與風扇導具12的上端相配合;令風扇單元體6的風扇后軸頸4沿著風扇導具12繼續下落,直至將軸承滾棒5裝配到軸承外環2內為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99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