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列腺尿道支架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9919.0 | 申請日: | 2011-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1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辛卿珉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雄醫療器株式會社;辛卿珉 |
| 主分類號: | A61F2/90 | 分類號: | A61F2/90;A61L31/10;A61L31/08;A61L3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列腺 尿道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一種前列腺尿道支架,并且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由于前列腺肥大而導致壓迫尿道,以致尿道狹窄難以排尿的病癥的尿道支架。
技術背景
現有技術中,將尿道支架1或者尿道擴張用管置入尿道中,以擴張由前列腺肥大而變狹窄的尿道。
也就是說,首先尿道支架1涂覆硅2或類似物,然后將其置入尿道2中,從而擴張因前列腺肥大而變狹窄的尿道2,使尿道容易排尿。
然而,尿道支架1置入尿道2中后存在這樣問題,即當用戶排尿時支架會向上或向下滑動以致滑到膀胱6,從而遠離其初始放置的位置。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如圖2所示,使用用于擴張尿道的管3。
該管設置為擴張部分5位于空心管部分4的中間,上述擴張部分5位于膀胱6和尿道2之間。擴張部分5防止其移向尿道2。
然而,因為管3的擴張部分5置入膀胱6,用戶會感覺他的膀胱6有異物感。此外,由于管3這樣配置,使得通過空心管部分4排出尿液的尿液出口8是在空心管部分4的上部,因此會產生殘余尿,或用戶感覺好像有殘余尿。此外,由于管內腔非常狹窄,容易堵塞。
發明內容
因此,針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而完成了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前列腺尿道支架,該支架置入尿道中以使得它不能從其放置的初始位置移位,并且在用戶排尿時不沿著尿道滑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前列腺尿道支架,包括:置入穿過前列腺的尿道上的第一支架部分;置入位于尿道括約肌下方的尿道的第二支架部分,第一和第二支架部分由形狀記憶合金線形成;并且第一和第二支架部分由至少一根連接絲連接,該連接絲設置于在尿道的中間部分的括約肌上,通過上述設置防止支架移動到尿道的上部和下部。
根據本發明,尿道支架置入尿道,從而具有擴張由于前列腺肥大而收縮了的尿道的效果,使得用戶容易排尿,并且防止支架(即使是在外力,如尿的作用下)從其放置的初始位置移位。
附圖說明
結合所附附圖,從下面的詳細描述將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勢,其中,
圖1和圖2示出了常規支架和尿道擴張管植入到前列腺中的各自狀態的視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前列腺尿道支架的視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方案的前列腺尿道支架的視圖;
圖5示出了尿道支架插入到尿道中的狀態以及尿道支架的運作狀態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
現在將更詳細地參考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其中一個實施例在附圖中進行了說明。在可能的情況下,相同的參考標記將被用于整個附圖和說明書中,其指的是相同或類似的部分。
在圖3中,治療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道狹窄的尿道支架13,包括用形狀記憶合金線形成網型桶的第一支架部分11和第二支架部分12,以一定間隔設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架之間以連接第一和第二支架部分的一個或多個連接絲19。
未經說明的參考標記50是連接鉤,其用來便于取出植入到前列腺的尿道支架13。
此處,連接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的連接絲19,不僅可以使用傳統的連接絲,也可以使用對人體無害,且機械地和化學地抗尿腐蝕的金屬絲。
此外,如圖4所示,由形狀記憶合金線形成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的內表面或外表面都涂有生物相容性的如硅或PTFE的覆層14。
提供第一支架11的覆層14從而防止前列腺7的部分向第一支架11網孔18滲透。這是因為尿道支架13被植入尿道2,其位置是肥大的前列腺7存在的位置,且尿道支架是通過將肥大的前列腺7推動到其原始位置,以擴張尿道。
尿道支架13一般是以圖5所示的這種方式使用導管植入:第一支架11置入位于肥大的前列腺上的尿道2上,從而推動肥大的前列腺7并確保尿道2,第二支架12置入尿道括約肌17的下面的尿道上,并且連接第一和第二支架部分的連接絲19,置入尿道括約肌17所在的尿道上。
與此同時,尿道括約肌17位于圍繞尿道2的外圓周,并用于打開或關閉尿道2,以調節排尿,因此尿道括約肌附近的尿道2的寬度比尿道2的其他部分窄。
因此,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分別置入尿道2的尿道括約肌17的上面和下面,使得第一支架11不能穿過尿道括約肌17附近的狹窄尿道2向下移動,第二支架12也不能穿過尿道括約肌17附近的狹窄尿道2向上移動。此外,連接絲19連接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時,連接絲19在狹窄尿道2放置,以防止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從最先植入的初始位置移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雄醫療器株式會社;辛卿珉,未經太雄醫療器株式會社;辛卿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99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印刷頭、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 下一篇:空氣調節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