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接1-1/4"環形電纜的L29型插孔接觸件射頻同軸連接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110419383.2 | 申請日: | 2011-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6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武向文;趙鵬森;王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24/40 | 分類號: | H01R24/40;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韓翎 |
| 地址: | 710077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接 環形 電纜 l29 插孔 接觸 射頻 同軸 連接器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射頻同軸連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種配接1-1/4環形電纜的L29型插孔接觸件射頻同軸連接器。
二、背景技術:
背景技術中,隨著移動通信事業的快速發展,對功率容量大、低損耗、低交調的天饋線纜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因此1-1/4“環形電纜在信號傳輸系統中使用量與日俱增。同時天饋系統的安裝和調試均在野外進行,因此便于野外安裝的連接器也是天饋系統選用連接器時的首選。
目前1-1/4“環形電纜可根據外導體的材料分為銅管和鋁管兩大類。由于不同電纜生產商所生產的1-1/4“環形電纜尺寸都有所差異,在外形上更是有較大的不同。因此,雖然都是1-1/4“的環形電纜,但是由于電纜尺寸的差異和連接器結構限制,基本上不同生產商生產的電纜都需要有一種連接器與之對應。目前市場上還不存在可以同時配接銅管和鋁管兩種不同類型電纜的連接器。
L29、N型連接器以其連接可靠(螺紋式連接)、結構堅固穩定、功率容量大、耐高壓、低損耗等優越特點而成為大功率容量、低損耗、低交調的天、潰線纜研制,開發時的首選界面。
現有配接1-1/4“環形電纜的L29型插孔接觸件射頻同軸連接器,由于其內部結構復雜,組成部分繁多,零件的加工、裝配難度大,大批量生產時質量穩定性較差,這樣不但使得連接器的生產成本增大,更不適合野外的安裝和更換。
綜上所述,目前配接1-1/4“環形電纜的L29型插孔接觸件射頻同軸連接器存在明顯的不足。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配接1-1/4環形電纜的L29型插孔接觸件射頻同軸連接器,其既能實現野外的快速安裝,而且在基于配接銅管1-1/4“環形電纜的同時也可配接多種鋁管1-1/4“環形電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配接1-1/4環形電纜的L29型插孔接觸件射頻同軸連接器,包括外導體一和外導體二,其特征在于:外導體二的一端設置有卡圈,外導體一和外導體二之間設置有密封件一,外導體二上設置有密封件二,外導體一的尾部為斜面。
上述卡圈上設有“V”型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效果如下:
1、便于野外安裝
由于天饋系統的安裝、調試均在野外進行,而且位于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的鐵塔上,為了便于野外安裝,首先就應盡可能減少連接器的組成部分,因為組成部分太多會給連接器和電纜組件正常的安裝和更換帶來很大的不便;其次就是要使用簡單可靠得連接方式,像焊接等方式均不能采用。本發明采用由前、后兩部分組成的兩體結構,將連接器因組成部分太多而造成安裝混亂的程度降到最低;而且本發明采用裝接方式,只要使用兩只扳手就可以安裝,因此特別適用于野外安裝操作;
2、電纜連接簡單可靠
該連接器配接電纜后整個電纜組件的連接十分可靠,而且電氣性能極其優良,電纜組件的野外使用壽命可達10年,使得用戶無任何后顧之憂。
不同電纜廠家生產的1-1/4“環形電纜尺寸差異主要集中在絕緣介質、外導體、外皮的直徑上,由于本發明的裝夾結構,使得對不同電纜廠家生產的1-1/4“環形電纜有極強的兼容性。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連接器配接電纜后的示意圖;
圖3為外導體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卡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外導體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密封件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密封件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導體一,2-絕緣子支撐件,3-內導體,4-卡圈,5-外導體二,6-密封件一,7-密封件二,8-電纜內導體,9-電纜絕緣層,10-電纜外導體,11-電纜。
五、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93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