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硼、鋇參雜磷酸鐵鋰納米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18708.5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36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健;張新球;吳潤秀;王晶;張雅靜;李杰;李安平;李先蘭;張愛萍;何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先蘭 |
| 主分類號: | H01M4/58 | 分類號: | H01M4/58;C01B25/45;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28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參雜 磷酸 納米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硼、鋇參雜磷酸鐵鋰納米正極材料制備方法,屬于一種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納米材料是指在三維空間中至少有一維處于納米尺度范圍(1-100nm)或由它們作為基本單元構成的材料,納米級結構材料簡稱為納米材料(nanometer?material),是指其結構單元的尺寸介于1納米~100納米范圍之間。由于它的尺寸已經接近電子的相干長度,它的性質因為強相干所帶來的自組織使得性質發生很大變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長,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應,因此其所表現的特性,例如熔點、磁性、光學、導熱、導電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該物質在整體狀態時所表現的性質。摻雜改性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通過摻雜可將電導率提高,高倍率充放電性能也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容量衰減的作用。摻雜途徑可提高、改善鋰離子正極材料性能,已是公認的一種可行的方式。經公開專利檢索,目前記載有關鋰電池納米正極材料專利申請3件,其為: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00134039.5一種鋰離子電池納米正極材料LiCoC2的制備方法;清華大學;山西省玻璃陶瓷科學研究所的200610011712.9稀土摻雜包碳型納米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及其制備方法;上海交通大學的200710037314.9鋰離子電池納米正極材料的連續水熱合成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基于現有技術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LiFePO4)的結構限制,存在其導電性差和鋰離子擴散系數低的不足,現提出一種硼、鋇參雜磷酸鐵鋰納米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鑒于摻雜途徑可提高、改善鋰離子正極材料性能,已是公認的一種可行的方式。根據鋇/鋰的化學性質,電學性能,晶體結構特征,是最相近似的元素的特點:
鋇,是堿土金屬中最活潑的元素,由于它很活潑,且容易被氧化,應保存在煤油和液體石蠟中。
電離能5.212電子伏特,第一電離能502.9kJ/mol;
晶體結構:晶胞為體心立方晶胞,每個晶胞含有2個金屬原子;
晶胞參數:a=502.8pm;b=502.8pm;c=502.8pm;α=90°;β=90°;γ=90°。
鋰,金屬元素,可與大量無機試劑和有機試劑發生反應。與氧、氮、硫等均能化合,由于易受氧化而變暗,且密度比煤油小,故應存放于液體石蠟中。
電離能5.392電子伏特,第一電離能520.2kJ/mol;
晶體結構:晶胞為體心立方晶胞,每個晶胞含有2個金屬原子;
晶胞參數:a=351pm;b=351pm;c=351pm;α=90°;β=90°;γ=90°。
認為鋇應是最易于起鋰位摻雜作用的。本發明是通過鋇摻雜進行試驗、在用鋇摻雜的情況,可再加入1-2個其它元素,構成2元或3元摻雜,以獲得性能較好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其制成納米級產品其性能將更優秀。
本發明的硼、鋇參雜磷酸鐵鋰納米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粉末粒度在30-85nm范圍,其化學組成或化學通式可表述為:LiBxBayFePO4,x=0.00002-0.00005,y=0.0003-0.003;其中Li、B、Ba、Fe、P的mol比為:1mol?Li∶0.00002-0.00005mol?B∶0.0003-0.003mol?Ba∶1mol?Fe∶1mol?P。
本發明的硼、鋇參雜磷酸鐵鋰納米正極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鋰源、鐵源、磷酸根源、硼源、鋇源的原料,按照1mol?Li∶0.00002-0.00005mol?B∶0.0003-0.003mol?Ba∶1mol?Fe∶1mol?P比例混合后,在5-120℃密封攪拌反應器中,反應0.5-24小時,過濾、洗滌、烘干后得到納米前驅體,將烘干得到的前驅體置于高溫爐內,在氮氣氛中,經500-750℃高溫煅燒16-24h,即得本發明的參雜磷酸鐵鋰納米粉末正極材料,其粉末粒度在30-85nm范圍,其鋰源為碳酸鋰、氫氧化鋰或磷酸二氫鋰之一,鐵源為草酸亞鐵,磷酸根源為磷酸二氫銨或磷酸氫二銨之一,硼源為硼酸,鋇源為碳酸鋇、氫氧化鋇、氯化鋇、硝酸鋇、氧化鋇、硫化鋇之一。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硼、鋇參雜磷酸鐵鋰納米正極材料制備方法,所得粉末正極材料,粒度在30-85nm范圍,其首次放電容量大大提高,達160.21mAh/g以上,生產成本可降十倍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先蘭,未經李先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87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木醋液的生物肥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帶按摩椅的光波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