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屬絲彈性模量測量儀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8673.5 | 申請日: | 2011-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92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任懷學;楊桂娟;劉文虎;姜美慧;鐘小龍;張強強;趙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16 | 分類號: | G01N3/16;G01N3/14;G01N3/06 |
| 代理公司: | 大連非凡專利事務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寶威 |
| 地址: | 116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絲 彈性模量 測量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量儀,特別是一種金屬絲彈性模量測量儀。
背景技術
材料的楊氏彈性模量是描述固體材料形變能力的一個重要物理量,也是工程技術中選用材料的一個重要物理量。
現有技術中楊氏彈性模量的測量主要是利用光杠桿法,光杠桿法測量裝置包括望遠鏡、支架、、小反射平面鏡、金屬絲固定件、標尺、砝碼、游標卡尺、米尺等,測量過程中從望遠鏡觀察標尺的像,然后漸漸加砝碼使得金屬絲被拉長,根據金屬絲的微小伸長量、小反射平面鏡轉過的角度及望遠鏡像中標尺讀數差的關系測得金屬絲的楊氏彈性模量。缺點是操作過程中不易保持旋力的平衡,連續性差,每次增加砝碼時施力會發生突變,對被測物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從一種結構簡單、操作容易、測量過程中施力均衡、穩定性好的金屬絲彈性模量測量儀,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金屬絲彈性模量測量儀,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設有激光器,在激光器的前方位于底座上依次設有擴束鏡、分光板、補償板、底板,在底板上通過滑道安裝有第一反射鏡,第一反射鏡與底板之間設有復位彈簧,在底板上通過轉軸安裝有轉桿,第一反射鏡連接有頂桿,頂桿的端頭與轉桿的一端側面相頂靠,在底座上固定有夾緊被測金屬絲的固定座,在轉桿上設有金屬絲夾緊塊,在底座上設有對轉桿的施力裝置和測力裝置,在底座的側邊有與分光板相配的第二反射鏡,在第二反射鏡的對面底座的側邊處設有觀察屏。
本發明的金屬絲彈性模量測量儀,其中所述的施力裝置是在底座上固定有絲母,與絲母相配的絲桿的端頭頂靠在轉桿的另一端側面;所述的測力裝置是在底座上設有夾緊座,夾緊座與轉桿之間接有測力表。
本發明的金屬絲彈性模量測量儀,其中所述的施力裝置是在底座上通過支架安裝有滑輪,在轉桿接有拉繩,拉繩繞過滑輪且另一端接有承重盒。
本發明的金屬絲彈性模量測量儀,與現有技相比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施力均衡、穩定性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上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上體實施方式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2為底座,在底座2上安裝有激光器1,在激光器1的前方位于底座2上依次設有擴束鏡3、分光板6、補償板7、底板16,擴束鏡3、分光板6、補償板7均通過連接架安裝在底座2上。底板16與底座2之間為螺栓固定連接或焊接。在底板16上固定有滑道19,第一反射鏡18安裝在鏡架上,鏡架下方有與滑道19相配的滑塊,使該鏡架和第一反射鏡18可相對底板16可滑動。第一反射鏡18與底板16之間設有復位彈簧17,復位彈簧17始終將第一反射鏡18拉向右止點的位置。在底板16上通過轉軸14安裝有轉桿13,轉桿13通過轉軸14可相對于底板16轉動。與第一反射鏡18相接的鏡架連接有頂桿15,頂桿15的端頭與轉桿13的一端側面相頂靠,當轉動轉桿13時,轉桿13可壓靠頂桿15,使鏡架和鏡架上的第一反射鏡18在滑道19上滑動,此時復位彈簧17被拉長,轉桿13回原位時,在復位彈簧17的作用下第一反射鏡18復位。在底座2上固定有夾緊被測金屬絲的固定座4,固定座4與底座2之間為螺栓固定連接,固定座4上可配有頂絲用于夾裝被測金屬絲的一端頭。在轉桿13上設有金屬絲夾緊塊28,金屬絲夾緊塊28與轉桿13固定連接并配有頂絲用于夾緊被測金屬絲的端頭。在底座2上設有對轉桿13的施力裝置和測力裝置,施力裝置是在底座2上固定有絲母10,與絲母10相配的絲桿12的端頭頂靠在轉桿13的另一端側面。測力裝置是在底座2上固定安裝有夾緊座9,夾緊座9與轉桿13之間接有測力表11。在底座2的側邊有與分光板6相配的第二反射鏡5,在第二反射鏡5的對面底座2的側邊處設有觀察屏20。
工作過程如下:將被測金屬絲8一端固定于固定座4上,另一端固定于金屬絲夾緊塊28上,轉動絲桿12,絲桿12向右移動,并頂靠轉桿13,使轉桿13轉動,轉桿13的另一端側面頂靠頂桿15,使第一反射鏡18沿滑道19向左移動,同時金屬絲8被拉長,測力表11可讀出施力的大小,此時激光器1發出的光經擴束鏡3進入分光板6,一部分光再經第二反鏡5反射,另一部分光透過分光板6經補償板7由第二反射鏡18反射,利用觀察屏20觀察條紋的“縮進”和“涌出”,即光環數的變化,根據上述參數可得出金屬絲的楊氏彈性模量。
實施例2:如圖2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對轉桿13的施力方式不同,在底座2的端面通過連接架安裝有滑輪26,拉繩25的一端與轉桿13固定連接,拉繩25繞過滑輪26且另一端接承重盒27,施力時,向承重合27內漸漸加入水或流砂,在其重力作用下轉桿13會相對于底板16轉動,達到測取各參數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海洋大學,未經大連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86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追蹤在線社交行為來增強搜索體驗
- 下一篇:一種鑲嵌式軸承組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