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聯產裂化生物柴油和活性炭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18329.6 | 申請日: | 2011-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71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金福;唐強;鄭妍妍;劉彤;馬嘯華;廖玉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1C3/00 | 分類號: | C11C3/00;C11C3/10;C10L1/02;C01B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薄觀玖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產 裂化 生物 柴油 活性炭 方法 | ||
1.一種聯產裂化生物柴油和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1)原料真空裂解反應精餾耦合過程
以植物瀝青、動植物油脂、皂角或各類廢棄油脂作原料,原料經過進料泵進入真空裂解塔,塔內操作壓力為2~50kPa,塔頂操作溫度為80~200℃,塔釜操作溫度為300~450℃,裂解后的輕組分以氣相形式由塔頂出口流出進入冷凝器冷凝液化,一部分冷凝液按回流比為0.2~1.0由塔頂回流進真空裂解塔,其余部分進入酯化改性反應器,塔釜重組分采用熔鹽熱介質加熱裂解并再沸氣化,在塔底連續采出炭化瀝青;
(2)裂化產物酯化改性穩定過程
步驟(1)得到的塔頂組分進入酯化改性反應器,操作時按甲醇與進入酯化改性反應釜內的裂解產物質量比為(0.5~1.2)∶1向酯化改性反應器內配加酯化劑甲醇,同時配加酸性催化劑,釜內操作壓力為0.3~1.2MPa,操作溫度為110~145℃,反應終止后,過量甲醇和副產水以氣相的形式排出反應體系,其中過量甲醇經甲醇回收系統脫水提純后循環利用,改性穩定后裂化產物進入真空精餾塔分離提純;
(3)真空精餾分離過程
步驟(2)得到的改性穩定后的裂化產物連續進入真空精餾塔,塔內操作壓力控制在0.5~25kPa,塔頂操作溫度為80~180℃,塔釜操作溫度為220~280℃,塔頂氣相組分經冷凝器冷凝液化,一部分冷凝液按回流比為0.2~1.0回流至真空精餾塔塔頂,其余部分作為裂化生物柴油產品采出,塔釜液采用熔鹽或導熱油作加熱介質再沸氣化,從塔釜采出的重組分返回真空裂解塔循環利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真空裂解塔頂所采出裂解產物占原料總質量的70%~90%,炭化瀝青占原料總質量的10%~3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炭化瀝青作為燃料或經過進一步深度炭化后得到活性炭,以作為吸附劑或者催化劑載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酯化改性反應器采用間歇操作的反應釜,或者采用連續操作的串級反應釜或者反應塔,采用導熱油或蒸汽作為加熱介質控制酯化反應溫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酯化改性反應過程的催化劑采用無機強酸或者固體酸,無機強酸加入量為進入酯化改性反應釜內裂解產物的0.1~0.3wt.%,固體酸加入量為進入酯化改性反應釜內裂解產物的1~8wt.%,無機強酸包括濃H2SO4、HCl、H3PO4,固體酸包括Al2O3、TiO2、ZrO2、磺酸基活性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酯化改性反應過程采用酯化反應與脫水分離過程耦合技術,使反應原料油中的脂肪酸轉化率達到99%以上,酯化反應時間為0.5~6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調節裂解過程的真空度實現對裂化生物柴油產品組成的調節,裂化生物柴油的主要組成成分為:脂肪酸甲酯70~90wt.%、烷烴10~20wt.%、烯烴5~20w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832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