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臥輥磨內噴水增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4995.2 | 申請日: | 2011-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04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懷平;陳開明;耿桂淦;何美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28 | 分類號: | B02C4/28;B02C23/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5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臥輥磨內 噴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臥輥磨,特別是其磨內噴水增濕裝置。
背景技術
臥輥磨是一種研磨粉煤灰、鋼渣等物料的粉磨設備,正常工作時,磨機筒體以超臨界轉速旋轉,進入磨機內的物料落入喂料區后,在筒體內襯板表面摩擦力和自身離心力的作用下,迅速貼附于筒體內壁隨筒體一起轉動,在粉磨區形成料床,受到筒體襯板和壓輥的共同擠壓和碾磨,而粉碎變細。但由于粉煤灰入磨前顆粒就比較細,同時水分很低,流動性相當好,這就難以形成穩定的料層,在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振動較大,甚至可能發生磨機壓輥與筒體襯板碰撞的危險,增大了設備的故障率,縮短了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同時粉煤灰在磨內象流體一樣四處飛濺,不能形成有規律的運動軌跡,大量粉煤灰從磨機端蓋板的縫隙中象水一樣淌到磨外,污染了車間環境和磨機的潤滑油。這就需要改變粉煤灰的物理特性,降低它的流動性。為了不改變粉煤灰的化學特性,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對粉煤灰進行噴水增濕,降低流動性,減少揚塵。但現在常規噴水裝置存在體積大、在臥輥磨內磨機長度方向噴水不均勻以及水分不能有效均勻地浸潤到粉煤灰中去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臥輥磨內噴水增濕裝置,結構簡單合理、
使用方便、適合于臥輥磨粉磨粉煤灰工藝特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連接法蘭一、螺栓組件一、噴淋管、霧化噴頭、螺栓組件二、螺栓組件二等。
連接法蘭一中間開有一孔,孔徑大小與噴淋管的外徑相等。
連接法蘭一通過螺栓組件一與臥輥磨進口端蓋相聯,連接法蘭二通過螺栓組件二與臥輥磨出口端蓋相聯。
噴淋管左端穿過連接法蘭一中間的孔橫臥在臥輥磨內部,并與連接法蘭一焊接固定,右端與連接法蘭二焊接固定。連接法蘭一和連接法蘭二之間的噴淋管在兩個方向上分兩排均勻安裝有14—18個霧化噴頭,兩排互相垂直,每排7—9個。噴淋管的一端加工有倒角,用于與水管連接。
工作時,軟化后的干凈水通過水管輸送到噴淋管,通過霧化噴頭將水均勻噴灑在干燥的物料上,實現物料增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有效地降低了設備投資和廠房面積,不另外增加動力消耗,同時保證水分摻入量均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噴淋管示的截面圖。
圖中:1為進口端蓋、2為連接法蘭一、3為螺栓組件一、4為噴淋管、5為霧化噴頭、6為螺栓組件二、7為螺栓組件二、8為出口端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臥輥磨內噴水增濕裝置,包括連接法蘭一2、螺栓組件一3、噴淋管4、霧化噴頭5、螺栓組件二6、螺栓組件二7等。連接法蘭一2中間開有一孔,孔徑大小與噴淋管4的外徑相等。連接法蘭一2通過螺栓組件一3與臥輥磨進口端蓋1相聯,連接法蘭二7通過螺栓組件二6與臥輥磨出口端蓋8相聯。
噴淋管4左端穿過連接法蘭一2中間的孔橫臥在臥輥磨內部,并與連接法蘭一2焊接固定,右端與連接法蘭二7焊接固定。連接法蘭一2和連接法蘭二7之間的噴淋管4在兩個方向上分兩排均勻安裝有18個霧化噴頭5,兩排互相垂直,每個方向上9個霧化噴頭5。噴淋管4的一端加工有倒角,用于與水管連接。
工作時,軟化后的干凈水通過水管輸送到噴淋管4,通過霧化噴頭5將水均勻噴灑在干燥的物料上,實現物料增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49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集成電路單片機
- 下一篇:帶有LED燈的閱讀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