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體織機開口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4789.1 | 申請日: | 2011-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77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革;劉家強;甘學輝;周其洪;裴澤光;單鴻波;李姝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3C9/00 | 分類號: | D03C9/00;D03C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162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體 織機 開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立體織機開口裝置,屬于紡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三維織造技術是一種新型紡織技術,它使纖維在三維空間中沿著多個方向分布并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不分層的整體結構,由它作為增強體制成的復合材料制件具有質量輕、強度高、力學性能優良等諸多優點,目前己經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交通運輸、能源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向民用領域不斷擴展。
三維機織物的織造技術難度大,現有三維織物織機造價高、效率低,而且層間結合度不高,不能滿足多種結構的需要。目前國內研制的三維織機多處于手動或半機械狀態,或處于實驗室樣機階段,而且所制織的三維織物的品種少,質量穩定性難以保證,要實現三維機織物的機械化生產,必須研發高效率、自動化的三維織機。
如圖1所示,為傳統的三維劍桿織機的基本織造原理圖。在織造過程中,經紗由經軸架7上引出,按一定規律穿過綜框2上的單眼綜絲12的綜絲眼,再穿過鋼筘8后,由織物夾具10夾持;開口機構控制綜框2升降,使經紗形成多個梭口;引緯劍9夾持緯紗穿過梭口;引緯劍9退出后,鋼筘8將緯紗推向織口;電機11帶動夾具10將織好的立體織物引離織口,從而完成一個引緯循環。
開口機構是三維立體織機的最為關鍵的機構。從理論上看,立體織物的厚度越厚,在垂直方向上的經紗層數就越多。經紗層數越多,所需綜框的頁數就多,經紗(特別是垂紗)的開口幅度也大,梭口變形大大增加,梭口的清晰度降低;經紗的排列密度也越高,經紗與經紗之間以及經紗與綜絲磨損加劇,這些問題既可能會造成經紗的頻繁斷頭,又給引緯帶來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降低綜絲對經紗的磨損,避免經紗的頻繁斷頭的立體織機開口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立體織機開口裝置,包括綜框,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片綜框連接多眼棕絲。
優選地,至少一片綜框連接推桿,推桿連接伺服電動缸,伺服電動缸連接驅動器,驅動器連接計算機。
本發明使用電動伺服缸控制三維立體織機的開口系統,即每一套伺服電動缸分別控制一片綜框,每片綜框的運動幅度可以任意變化,配合綜框上安裝的多眼棕絲,每開口一次可形成任意設定的多個梭口,大大豐富了可能織造的組織結構,同時能顯著減少所需綜框的頁數,降低織造難度,利于高性能纖維的織造加工。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根據立體織物的組織結構,通過計算機編程,由計算機控制驅動器,驅動伺服電動缸動作,伺服電動缸的推桿通過一定的形式(剛性或柔性)與綜框連接。因此,計算機程序根據立體織物組織結構的要求,使伺服電動缸控制綜框停在相應的準確位置,從而實現靈活、多樣、準確的開口運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
1.?開口系統采用多眼綜絲,每開口一次可形成多個梭口,滿足多個劍頭控制多根緯紗同時引入,實現復雜結構織物組織和三維機織物的一次成型。這種方案還可以大大減少綜片數,有效降低綜絲對經紗的磨損。?
2.?將伺服電動缸驅動裝置引入開口控制,替代常規的氣動或液壓系統,可以對綜框的運動進行高速化和數字化控制,從而大大擴展織物的品種類型和規格。只要控制伺服電動缸的升降高度,配合采用多眼綜絲,可滿足織造高厚度的機織物的要求。由于伺服電動缸具有節省能源、系統構成簡單、維護成本低、控制性能優良和可靠性高等優點,為整機的高速化、自動化和數字化控制奠定良好基礎。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的三維劍桿織機的基本織造原理圖;
圖2為實施例1中三維正交組織織物圖;
圖3為實施例1中立體織機開口裝置圖;
圖4為實施例1中計算機上運行軟件的流程圖;
圖5為實施例2中三維全接結組織立體織物圖;
圖6為實施例2中立體織機開口裝置圖;
圖7為實施例2中計算機上運行軟件的流程圖;
圖8為實施例3中三維角聯鎖組織立體織物圖;
圖9為實施例3中立體織機開口裝置圖;
圖10為實施例3中計算機上運行軟件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47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