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原位聚合制備竹炭聚酰胺復合纖維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4665.3 | 申請日: | 2011-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94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艷芝;袁祖培;張旺璽;王志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原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D01F6/90 | 分類號: | D01F6/90;D01F1/10;C08G69/36;C08K9/02;C08K3/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張紹琳;鄭園 |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原位 聚合 制備 聚酰胺 復合 纖維 方法 | ||
1.一種原位聚合制備竹炭聚酰胺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兩種聚合單體、溶劑和竹炭改性納米微粉加入到不銹鋼質聚合反應釜,進行中間反應,反應結束后冷卻、結晶,離心分離,洗滌、過濾,得到用于制備竹炭聚酰胺復合熔體的復合66鹽;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復合66鹽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到高壓釜內進行間歇或連續的縮聚反應,得到竹炭聚酰胺復合熔體,經熔融紡絲機中熔體紡絲,得到初生絲纖維;
步驟3:將步驟2中得到的初生絲纖維經干燥、上油、牽伸、定型后卷繞絡筒,得到竹炭聚酰胺復合纖維長絲或切斷得到短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聚合制備竹炭聚酰胺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1中,兩種聚合單體分別為己二酸和己二胺,己二酸、己二胺之間的質量配比為56/44,以甲醇為溶劑,兩種聚合單體與竹炭納米改性微粉的合計總量與溶劑的質量配比為27~29/71~73,反應溫度控制在60~7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聚合制備竹炭聚酰胺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中,復合66鹽的水溶液的濃度為50%~60%,縮聚反應時加入己二酸和己內酰胺,己二酸與66鹽的質量配比控制在0.5~0.9/99.1~99.5,己內酰胺與66鹽的質量配比控制在2/9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聚合制備竹炭聚酰胺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中,復合66鹽在高壓釜內的縮聚分為預縮聚、常壓閃蒸、后縮聚三步進行,預縮聚料溫控制在210~215℃,壓力為1764?kPa;常壓閃蒸溫度為285℃,閃蒸時間3~5?s;后縮聚在真空狀態下進行,溫度控制在275~280℃,縮聚時間為30?min,反應完成即可得竹炭聚酰胺復合熔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聚合制備竹炭聚酰胺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3中,初生絲纖維牽伸分三段牽伸,第一牽伸溫度為60℃,第二和第三伸溫度均為185℃,總拉伸比控制在5.0~6.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原位聚合制備竹炭聚酰胺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3中,其他參數控制為:紡絲溫度305~310℃,風溫為20~24℃,風速為0.3~0.4米/秒,紡絲卷繞速度為2200~2600米/分鐘。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聚合制備竹炭聚酰胺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是:竹炭納米改性微粉為竹炭經過光觸媒材料納米TiO2改性,納米TiO2與竹炭質量配比為4~10/90~96,改性后竹炭納米改性微粉粒徑在20~500?nm,含水量不高于300?pp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原工學院,未經中原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466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燃機共軌中的燃油壓力傳感器診斷方法
- 下一篇:高能量密度放射性同位素微電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