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風濕類關節炎的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4640.3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8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邱相君;王勇;王建剛;馮燕銘;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45 | 分類號: | A61K36/8945;A61P19/02;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愛周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風濕 關節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類關節炎的中藥,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風濕類疾病是一組包括所有侵犯肌肉和骨骼系統、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肌肉風濕痛、坐骨神經痛等。風濕類疾病屬中醫痹癥的范疇,中醫理論認為痹癥由風、寒、濕邪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風濕類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病因素多樣、病理變化復雜和治愈率低的特點。
目前,用于風濕病治療的藥物眾多,包括西藥和中藥。由于風濕性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不清楚,西藥主要是針對風濕病的癥狀進行抗炎、止痛治療,如常用的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水楊酸、滅酸類和喜康類藥物,此類藥物共同藥理作用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的活性,減少花生四烯酸的產生,從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達到抗炎鎮痛和解熱作用。西藥用于治療風濕病僅能緩解癥狀,不能遏止病情的發展,長期服用對肝和胃腸道的毒副作用大。中藥治療風濕病是從本而治,以“除邪益氣,通利關節”為治療總則,祛除寒濕,使氣血和暢,正氣得補,關節通利得以屈伸。但是其療效不佳,而且副再用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療效好的治療風濕類關節炎的中藥。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風濕類關節炎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大黃40~60份、火麻仁50~80份、獨活50~80份、郁李仁50~80份、枳殼50~80份、車前子50~80份、菟絲子50~80份、山藥50~80份、牛膝50~80份、山茱萸50~80份、羌活20~40份。
本發明是治療風濕類關節炎的中藥的優選方案為:大黃50份、火麻仁60份、獨活60份、郁李仁60份、枳殼60份、車前子60份、菟絲子60份、山藥60份、牛膝60份、山茱萸60份、羌活30份。
本發明的治療風濕類關節炎的中藥,可以按照中國藥典2010版要求制成的散劑、膠囊劑、顆粒劑或丸劑,優選為蜜丸,即將各藥物按照配方量混合,粉碎過120目,于100℃滅菌處理30分鐘,按每100g粉劑加中蜜40g,加熱至70℃與適量開水混勻,精煉3次后,制成每粒重約0.2g的蜜丸,蜜丸70℃干燥。
本發明的治療風濕類關節炎的中藥,其中大黃、枳殼、車前子、菟絲子、山茱萸可以采用炮制藥物,即酒大黃、麩炒枳殼、酒炙車前子、酒炙菟絲子、酒炙山茱萸,其均為市售產品。其中酒大黃還可以采用如下炮制方法:取大黃生片加入其重量10%的黃酒,混勻后悶透過夜,于次日在常壓下蒸2h后曬干,反復9次后,干燥后制成酒大黃。
本發明基于對風濕類疾病的了解,經過多年的臨床試驗經驗,從中國藥典中選出11味中草藥配伍制成治療風濕性疾病的藥物。
其中大黃具有瀉下、解熱鎮痛、調節免疫功能、降血脂、協同增效和降低耐藥等多種作用。配方中使用大黃瀉下攻積、活血化瘀,起到祛濕寒濕和通利關節之功效,與其它補益成份相配伍,從而起到全面綜合調理、標本兼治的目的。
另外,采用酒炙炮制后可以進一步降低大黃的瀉下作用,而大黃酒炙后再通過九蒸九曬后,其含有的蒽醌和鞣質含量大幅下降,進一步的降低大黃瀉下作用。中醫理論認為風濕病大多為慢性進行過程,疾病經久不愈,病邪由表入里,由輕轉重,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瘀血。瘀血既成,則痹阻經絡,無以濡養筋脈、關節,導致關節腫大、變形,疼痛加劇、皮下結節,肢體僵硬、麻木不仁,而酒大黃主要發揮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或緩解病變,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枳殼性微寒,味苦、辛、酸,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之功能。采用麩炒枳殼,揮發油組分會發生變化,部分組分含量下降,而黃酮類成分含量下降的,麩炒枳殼的臨床功效為緩和燥性,具有增強理氣健胃的作用,適用于風濕痛和瘀血疼痛。
車前子清熱、利尿、明目、祛痰,采用酒車前子的目的是改變其寒性,宣行藥勢,通行經絡氣血,祛邪外出。菟絲子主要為補益作用,其味辛甘,性平,入肝、腎二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安胎的功效。可用于腰膝酸痛。采用酒菟絲子,有利于菟絲子的有效成分煎出。山茱萸:具有不益肝腎、收斂固脫。采用酒山茱萸為補益作用。
本發明針對風濕病從本而治,具有瀉下攻積、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散瘀止痛、補益肝腎、提高機體免疫力之功效,起到祛濕寒濕、通利關節、全面綜合調理、標本兼治的目的,主治風濕類疾病如腰酸痛、關節疼痛以及頸椎病、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本發明給出以下臨床統計:
(1)、診斷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未經河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46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