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恒溫出水控制器及恒溫供水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2682.3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41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子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優佰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3/00 | 分類號: | F16K13/00;F16K31/02;F16K37/0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 地址: | 432100 湖北省孝感***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恒溫 出水 控制器 供水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供水系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恒溫出水控制器及恒溫供水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供水系統(例如:廚房、浴室、洗手間等場合的現有供水系統)當中,一般會設置獨立的冷水管路和熱水管路,并在冷水管路和熱水管路的出水處設置用來調節出水水溫的混水閥,以使人們能夠隨時得到各種溫度的供水。混水閥是依靠調節冷水管路和熱水管路的開啟比例來控制出水水溫的。目前,現有的混水閥都是機械式混水閥,使用者需要手動調節混水閥對冷水管路和熱水管路的開啟比例,然后再用肢體(例如:手)去接觸混水閥的出水,從而確定出水水溫是否適合;這一過程繁瑣不便、無法精確調節水溫,而且容易燙傷皮膚。同時,由于這種機械式混水閥需要反復進行手動調節,因此不僅浪費了大量水資源,而且容易發生損壞,壽命短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恒溫出水控制器及恒溫供水系統,以便于使用戶能夠通過簡單的設置精確地控制出水水溫,避免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恒溫出水控制器,用于控制熱水管路和冷水管路的開啟比例,包括:混水閥、混合水水溫傳感器、混合水流向控制閥以及恒溫控制電路;
所述的混水閥設有與熱水管路連接的熱水進水口、與冷水管路連接的冷水進水口和混合水出水口;所述的混合水出水口設有混合水流向控制閥;
所述的混合水流向控制閥設有與混水閥連接的混合水進水口、與出水管路連接的第一出水口和與回水管路連接的第二出水口;
所述的混合水水溫傳感器設置于混水閥的混合水出水口與混合水流向控制閥的混合水進水口之間;
所述的恒溫控制電路分別與混水閥、混合水水溫傳感器和混合水流向控制閥連接,并通過混合水水溫傳感器檢測混合水的溫度,同時控制混水閥和混合水流向控制閥的工作。
優選地,相應的恒溫控制電路包括信息輸入模塊、中央處理模塊以及電源模塊;
中央處理模塊分別與混水閥、混合水水溫傳感器、混合水流向控制閥以及信息輸入模塊連接;
中央處理模塊通過混合水水溫傳感器檢測混合水的溫度,并與通過信息輸入模塊獲取的用戶設定水溫參數進行比較;若混合水的溫度與用戶設定水溫參數不一致,則控制混合水流向控制閥關閉與出水管路連接的第一出水口,并打開與回水管路連接的第二出水口,同時控制混水閥調整熱水管路和冷水管路的開啟比例;若混合水的溫度與用戶設定水溫參數一致,則控制混合水流向控制閥打開與出水管路連接的第一出水口,并關閉與回水管路連接的第二出水口;
所述的電源模塊與信息輸入模塊和中央處理模塊連接,并提供電能。
優選地,相應的恒溫控制電路還包括:用于向與所述熱水管路連接的熱水器發送無線控制信號的無線發送模塊;
中央處理模塊連接并控制無線發送模塊向熱水器發送無線控制信號;
電源模塊與無線發送模塊連接。
優選地,相應的恒溫控制電路還包括:顯示模塊;
中央處理模塊連接并控制顯示模塊進行顯示;
電源模塊與顯示模塊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回水管路與下水道連接;
或者,
所述的回水管路連接與所述熱水管路連接的熱水器的進水口。
一種恒溫供水系統,包括: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恒溫出水控制器。
優選地,還包括:與熱水管路連接的熱水器;
所述的熱水器包括熱水器控制裝置;
所述的恒溫出水控制器包括用于向熱水器控制裝置發送無線控制信號的無線發送模塊;
所述的熱水器控制裝置包括用于接收恒溫出水控制器所發送無線控制信號的無線接收模塊。
優選地,相應的熱水器控制裝置還包括用于提供備用電能的熱水器控制裝置備用供電模塊。
優選地,還包括熱水器管道排空節水子系統;
恒溫出水控制器通過無線發送模塊向熱水器控制裝置發送無線控制信號;
熱水器控制裝置通過無線接收模塊接收所述無線控制信號,并根據該無線控制信號控制熱水器管道排空節水子系統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優佰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優佰瑞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268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