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用于制革和織物改性的兔毛微納粉體的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2373.6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1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吳瑜;趙宇迪;袁威;柯鵬;李立珊;李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1D31/00 | 分類號: | A41D31/00;D06M10/00;D06H7/00;C08J3/1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馬輝 |
| 地址: | 430073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制革 織物 改性 兔毛 微納粉體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面料的加工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可用于制革和織物改性的兔毛微納粉體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羽絨粉體和羊毛粉體的研究和應用目前已經見到了成效,在皮革和紡織等傳統材料領域獲得了很好的應用。但兔毛粉體研制和應用尚未有人進行深入研究。從成分看,兔毛成分均勻,表面光滑,制成粉體后與其它材料混合應該具有特殊的功能。因此,研究兔毛粉體的生產和應用將會有比較好的前景。羽絨粉體同塑料等共混、接枝,可以實現塑料的可降解性,拓展羽絨的應用;羊毛粉體同聚氨酯共混接枝,可以獲得聚氨酯合成革。這些動物毛、羽的粉體的應用和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兔毛纖維細且長,光澤好,柔軟蓬松,保暖性強,但纖維卷曲少,表面光滑,很多即便是對毛衣過敏的人,對兔毛卻不過敏。因此,兔毛若能制成粉體,再像羊毛粉體和羽絨粉體那樣同其它物質共混接枝,在材料領域應當能獲得不同的效果,從動物毛羽應用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從兔毛由角蛋白組成這個特性來說,兔毛粉體同羊毛粉體、羽絨粉體來講又沒有本質上的不同,羊毛和羽絨粉體同其它物質的接枝共混特性用在兔毛粉體接枝共混上在技術層面應當沒有原則上的困難。然而截止目前,尚未見到兔毛粉體的深入研究。因此,研究兔毛粉體的加工和應用應當是一個前景很好的領域。目前關于兔毛本身的研究普遍關注的是纖維改性問題,主要是在上染、增強可紡性等性能上,國內尚未見到兔毛粉體的文獻。研究兔毛粉體問題可以為兔毛應用拓展渠道,也可為國民經濟發展多做貢獻,鑒于兔毛特殊優異的服用性能和物理性能以及同羊毛等動物毛羽在生化成分上的相似性,有理由相信兔毛粉體的應用會達到羊毛、羽絨等粉體效果,甚至會超過羊毛和羽絨等粉體的應用范圍。目前,超細纖維細度僅相當于山羊絨的1%,高吸濕、高強力等功能纖維不斷提高極限,遠勝于動物纖維,科技進步使化纖工業在10年間以8000%的速度增長,相比較而言,兔毛等動物纖維的技術創新卻明顯滯后。這也是目前國內毛紡企業不斷減少、兔毛用量不增反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用于制革和織物改性的兔毛微納粉體的加工方法,它能夠改進紡織品材料的親水性和減弱或消除“即時效應”,提高紡織品質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它是將兔毛用刀具切割或碾盤磨礪剪短,再在常壓下通過低溫等離子體噴槍裝置將兔毛表面剪斷或進行表面刻蝕,再用化學處理液將兔毛變成微納米粉體。其中所述的低溫等離子體噴槍裝置包括一個接地裝置,接地裝置中間設有一個石英管,石英管與接地裝置之間形成等離子體區,石英管內裝有高壓電極,石英管的上端與進氣系統連接。
本發明的特點是將物理切割、輻射切割、化學切割和化學處理幾個環節合在一起制備兔毛微納粉體,將兔毛微納粉體采取化學接枝、改性接枝、共混等方式用于皮革和織物改性,可以使皮革和織物吸濕速度快,效果好,能夠實現吸濕排汗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處理流程示意圖。
圖2是低溫常壓等離子體噴槍系統示意圖。
圖3是兔毛粉體效果圖。
1是物理切割系統,2是輻照系統,3是化學切割系統,4是整理系統,5是粉體應用系統,6進氣系統,7是高壓電極,8是石英管,9是等離子體區,10接地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是將兔毛用刀具切割或碾盤磨礪剪短,再在常壓下通過低溫等離子體噴槍裝置將兔毛表面剪斷或進行表面刻蝕,再用化學處理液將兔毛變成微納米粉體。其中所述的低溫等離子體噴槍裝置包括一個接地裝置10,接地裝置10中間設有一個石英管8,石英管8與接地裝置10之間形成等離子體區9,石英管8內裝有高壓電極7,石英管8的上端與進氣系統6連接。
使用圖2的等離子體噴槍在有氦、有氬、有氧的大氣壓等離子體環境下對兔毛處理10分鐘,而后在處理液中浸泡1小時(80度恒溫),結果原以為產生表面部分改性的實驗中卻發現兔毛纖維都斷裂了,生成了一些顆粒在毫米-微米量級的粉體。向溶液中加入400毫升相關溶劑,1小時后有更多粉體析出。加入粉體析出劑一個半小時后,經過顯微觀察,顆粒(粉體的聚集體)為40倍物鏡10分之1,實際粉體最大的大小為顆粒大小的十分之一,100分之一。由于40倍物鏡視野為0.22毫米,粉體尺寸為0.22毫米的百分之一,即0.0022毫米,也就是2.2微米,即粉體實際尺寸在幾微米和幾十納米之間。這表明這個實驗可以作為兔毛微納粉體的生產方法之一。以上實施例表明獲得兔毛納米粉體是可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未經武漢紡織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237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