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訊機房及其風道調節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12231.X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1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文雄;王大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為安捷信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5/02 | 分類號: | E04H5/02;E04F17/04;F24F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訊 機房 及其 風道 調節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訊機房及其風道調節方法。
背景技術
通訊機房常采用抬高地板形成送風風道或增加天花板的吊頂空間形成回風風道等形式,減少通訊機房內的冷熱氣流混合,從而提升空調制冷利用效率,節省其運行能耗。
現有技術中,通訊機房的送風風道和回風風道的空間大小固定不變。隨著設備業務能力的增加,設備功耗密度也日益增大,為保證通訊機房正常散熱需求,在通訊機房的設計和建造的過程中往往面臨兩種選擇:
(1)不考慮未來大功耗業務發展需求,風道大小采用符合初始業務散熱需求的設計方案,即:地板送風風道和天花板回風風道的空間大小按照當前散熱需求來確定。該設計方案導致通訊機房的風道不能支持未來業務擴容需求。
(2)考慮未來大功耗業務發展需求,風道大小采用符合未來業務散熱需求的設計方案,即:地板送風風道和天花板回風風道的空間大小按照未來散熱需求來確定。該設計方案存在早期通訊機房風道空間大小設計存在明顯的過設計,使得在達到相同散熱效果時需要耗費的空調冷氣量明顯增加,由此導致制冷利用效率較低。
此外,由于通訊機房業務發展的隨機性和不可預見性,通訊機房往往存在分期部署、逐步擴容的現象。如何以較低成本改善通訊機房的散熱效果,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通訊機房及其風道調節方法,用以實現通訊機房的風道大小可調,以較低成本改善通訊機房的散熱效果。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訊機房,包括:
機房主體;
支撐板,位于所述機房主體內且與所述機房主體的側壁固接;所述支撐板將所述機房主體縱向分隔為通訊設備布設區和風道形成區;
移動板,位于所述風道形成區內;所述移動板與所述支撐板之間的區域為通訊機房空調風傳輸的風道;
第一壓力傳感器,布設在所述通訊設備布設區內,用于檢測所述通信設備布設區的第一風壓;
第二壓力傳感器,布設在所述風道內,用于檢測所述風道的第二風壓;
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連接,用于確定所述第一風壓和所述第二風壓的風壓差值,并在所述風壓差值超出預設的風壓差容許范圍時,輸出用于指示調節所述風道大小的第一控制信號;
驅動裝置,分別與所述移動板和所述控制器連接,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控制信號驅動所述移動板在所述風道形成區內移動,以調節所述風道的大小。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通訊機房的風道調節方法,包括:
檢測機房主體的通訊設備布設區的第一風壓、以及通訊機房空調風傳輸的風道的第二風壓;所述風道為所述機房主體的風道形成區內支撐板與移動板之間的區域;
確定所述第一風壓和所述第二風壓的風壓差值;
在所述風壓差值超出預設的風壓差容許范圍時,輸出第一控制信號;
根據所述第一控制信號驅動所述移動板在所述風道形成區內移動,以調節所述風道的大小;
等待第一預設時長之后重復執行上述步驟,直至所述風壓差值落入所述風壓差容許范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通訊機房及其風道調節方法,在機房主體內設置支撐板,以將機房主主體縱向分隔為通訊設備布設區和風道形成區,并可根據通訊設備布設區和風道的風壓差來驅動風道形成區內移動板的升降移動,從而實現了移動板與支撐板之間的區域即風道的大小可調。此外,本發明實施例通過調節風道的大小,可調節通訊設備布設區和風道之間風壓差,使得通訊設備布設區和風道之間風壓盡可能均勻,由此以較低成本改善了通訊機房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通訊機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通訊機房的風道調節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通訊機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通訊機房的風道調節方法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通訊機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通訊機房的風道調節方法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七提供的通訊機房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為安捷信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為安捷信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223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