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打印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12136.X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0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董述恂;王鑫;王春濤;許加波;王永華;孫永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J2/32 | 分類號: | B41J2/32;B41J29/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余剛 |
| 地址: | 2642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印機 及其 打印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打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熱打印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熱敏打印頭(Thermal?Print?Head,簡稱TPH)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得到:在絕緣基板上采用厚膜或薄膜等方法形成發熱體和電極導線,以及通過組裝工藝將絕緣基板、集成電路、金絲、封裝膠、輸出端以及散熱板連接,從而形成熱敏打印頭。絕緣基板一般采用陶瓷材料,由于受設備及工藝限制,其有效打印長度一般最大做到256mm。為了克服這個不足,當需要超過256mm的打印寬度時,在現有技術中,通常采取將多個單體打印頭沿打印寬度方向拼接設置形成寬幅拼接打印頭的方式來增加熱敏打印頭的打印寬度。
圖1a是現有技術中第一種拼接打印頭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拼接打印頭10的第一單體打印頭11的發熱體11a和第二單體打印頭12的發熱體12a沿打印介質寬度方向(即圖中橫向)并列排布,受加工工藝影響,二者在橫向存在寬度為Wd的間隙。該拼接打印頭的打印效果如圖1b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第一單體打印頭11所打印的區域17b和第二單體打印頭12所打印的區域18b之間具有一沿打印介質輸送方向(圖中縱向)延伸的寬度等于Wd的空白區域,俗稱白條。由于使用該拼接打印頭生成的打印圖像具有白條,因此嚴重影響了打印質量。
為了解決該問題,現有技術對圖1a所示的打印頭進行了改進,提出了圖2a所示的拼接打印頭。如圖2a所示,拼接打印頭10’的第一單體打印頭11’的發熱體11a’和第二單體打印頭12’的發熱體12a’沿打印介質寬度方向排布,二者之間橫向無間隙,縱向存在長度為Ld的間隙。該拼接打印頭的打印效果如圖2b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雖然第一單體打印頭11’所打印的區域17c和第二單體打印頭12’所打印的區域18c之間沒有白條,但在縱向每點行均存在長度為Ld的錯位,因此,圖像的打印質量仍存在缺陷。針對相關技術中拼接熱敏打印頭在執行打印時存在打印質量缺陷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打印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以解決相關技術中拼接熱敏打印頭在執行打印時存在打印質量缺陷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熱打印機的打印控制方法,其中,熱打印機包括拼接打印頭,拼接打印頭包括沿橫向排列的第一單體打印頭和第二單體打印頭,在介質輸送方向上,第一單體打印頭位于第二單體打印頭的上游,第一單體打印頭和第二單體打印頭之間在橫向無間隙,在縱向存在第一間隙,該方法包括:接收打印數據;將打印數據劃分為第一單元數據和第二單元數據,其中,第一單元數據和第二單元數據分別與第一單體打印頭和第二單體打印頭相對應,并且第一單元數據和第二單元數據的打印長度相同;在第一單元數據之后增加第一擴充數據,在第二單元數據之前增加第二擴充數據,其中,第一擴充數據和第二擴充數據對應的打印長度與第一間隙的長度相匹配;以及控制第一單體打印頭先打印第一單元數據,再打印第一擴充數據,并控制第二單體打印頭先打印第二擴充數據,再打印第二單元數據。
進一步地,第一擴充數據的每點行數據的長度與第一單元數據的每點行數據的長度相同,第二擴充數據的每點行數據的長度與第二單元數據的每點行數據的長度相同,并且第一擴充數據和第二擴充數據的點行數據的行數相同。
進一步地,第一擴充數據或第二擴充數據的點行數據的行數通過以下公式得到:k=Ld*R2,其中,k為第一擴充數據或第二擴充數據的點行數據的行數,Ld為第一間隙的長度,R2為熱打印機的縱向分辨率。
進一步地,第一擴充數據和第二擴充數據均為在介質上無打印輸出的數據,也即,第一擴充數據和第二擴充數據對應的打印區域均為空白區域。
進一步地,控制第一單體打印頭先打印第一單元數據,再打印第一擴充數據,控制第二單體打印頭先打印第二擴充數據,再打印第二單元數據包括:檢測介質在通道中的位置;以及在檢測到介質前端到達第二單體打印頭的發熱體處時,控制第一單體打印頭和第二單體打印頭同時執行打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213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洗胃機接口
- 下一篇:高速鐵路軟基處理新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