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余熱回收集成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2085.0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4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何文秀;李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市清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27/00 | 分類號: | 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 地址: | 21221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余熱 回收 集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回收器,屬于熱交換設備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余熱回收器是一種通過熱量交換而將熱量回收利用的裝置。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節約能源,余熱回收器使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的余熱回收器,包括殼體、余熱回收器;殼體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余熱回收器通過緊固件安裝在所述殼體內;余熱回收器是余熱回收裝置中的關鍵部件。現有技術中的余熱回收器由多片波紋板連接組成,多片波紋板通過螺釘或其他緊固件連接成一體,該結構的余熱回收器,由于波紋板是通過螺釘連接成一體的,因此,承受壓力的能力較差,且耐溫能力也有限,因此,使用壽命較短。余熱回收器長期運行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因制造、運輸等因素造成精度偏差,而引起的余熱回收器升溫過高,余熱回收器因壓力及溫度過高而產生老化,從而引起整個余熱回收裝置的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對余熱回收器進行溫度、壓力監測、結構簡單的余熱回收裝置,該余熱回收裝置能實時監測余熱回收裝置的壓力及溫度狀態情況,使用安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種余熱回收集成裝置,包括殼體、余熱回收器,其中,殼體設有監測裝置,所述監測裝置包括?
信號采集單元:用于對被監測的余熱回收器進行實時溫度及壓力監測;
主控單元:用于對信號處理電路的輸出信號進行轉換;
輸出單元:將主控單元得到的數據輸出。
所述輸出單元為顯示器,用于顯示余熱回收器溫度及壓力。?
所述信號采集單元的工作過程為:由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對余熱回收器的溫度及壓力進行采樣,經過放大調整電路與主控單元連接。?
所述主控單元上還接有通信單元,通信單元用于將余熱回收器溫度及壓力傳輸到上位機,對余熱回收裝置進行相關處理。?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本結構的余熱回收裝置可實時監測余熱回收器的溫度及壓力狀態情況,使用安全,且該余熱回收裝置結構簡單合理;另外,本發明成本低、精度高、測量范圍大,安裝使用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的監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發明一種余熱回收集成裝置,包括殼體10、余熱回收器20,其中,殼體10上設有監測裝置30,所述監測裝置30包括:?
信號采集單元31:用于實時采集余熱回收器的溫度及壓力;信號采集單元為溫度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安裝在殼體1內,
主控單元32:用于對信號處理電路的輸出信號進行轉換;主控單元可以是微處理器,主控單元32上還可接有電源模塊,安裝在殼體1外。
輸出單元33:將主控單元得到的數據輸出,安裝在殼體1外。?
所述輸出單元33為顯示器,用于顯示余熱回收器的溫度及壓力。?
所述信號采集單元31為溫度信號采集單元和壓力信號采集單元:用于對被監測的余熱回收器進行實時溫度、壓力監測;?
所述信號采集單元31的工作過程為:由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分別對余熱回收器的溫度及壓力進行采樣,經過放大調整電路與主控單元32連接。
所述主控單元32上還接有通信單元34,通信單元34用于將余熱回收器溫度及壓力傳輸到上位機,對余熱回收器進行相關處理,通信單元為GPRS無線通訊網絡,安裝在殼體1外。?
工作時,將信號采集單元31安裝在殼體10內,安裝在余熱回收器上需要檢測的地方,信號采集單元31采集余熱回收器的溫度和壓力信號,將該溫度和壓力信號傳輸到主控單元32,主控單元32將該溫度和壓力信號轉換成溫度和壓力數值,由輸出單元33輸出,輸出單元可為顯示器,也可為聲音報警裝置,同時,主控單元32通過通信單元34將該信息傳輸到上位機上,由控制人員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判斷,是切斷電源,還是停機。?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市清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鎮江市清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20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噴氣織機的流量閥的安裝支架
- 下一篇:防蛀毛呢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