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短距通信中基于信道矩陣的干擾抑制波束形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10903.3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40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 發明(設計)人: | 徐平平;唐朋成;徐祎志;黃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7/06 | 分類號: | H04B7/06;H04B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402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信 基于 信道 矩陣 干擾 抑制 波束 形成 方法 | ||
1.一種短距通信中基于信道矩陣的干擾抑制波束形成方法,包括三個步驟:發射機與接收機鏈路構建,扇區級圖樣搜索和波束級圖樣搜索,每個步驟包括四個階段:訓練階段、反饋階段、映射階段和確認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級圖樣搜索中,還包括如下步驟:
(1)在訓練階段后新增空閑時隙,在所述空閑時隙內,利用訓練序列進行信道估計和干擾信號到達角度估計;
(2)根據步驟(1)中的信道估計和干擾信號達到角度估計計算生成最優權值向量,此權值向量為接收機的權值向量;
(3)在反饋階段將步驟(2)中生成的最優權值向量反饋給發射機,此權值向量的共軛值為發射機的權值向量;
(4)發射機和接收機使用此權值向量對各自的天線陣加權,即形成干擾抑制波束圖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通信中基于信道矩陣的干擾抑制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空閑時隙長度等于一個幀間間隔時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通信中基于信道矩陣的干擾抑制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計算生成最優權值向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I、設發射機和接收機的天線陣陣元數目相等,均為N,發射機的一根天線重復發送訓練序列N次,接收機的N根天線分別接收對應的一次訓練序列,則第k個訓練序列的向量為接收機第n根天線的信道沖激響應向量為其中sk(l)為發射信號在第l個時刻的采樣值,L為最大采樣時間;
II、設在訓練階段,信道統計特性不變,即hk(l)=h(l)和sk(l)=s(l),并且定義信道沖激響應矩陣為:其中,N為天線陣列的陣元數;則接收信號其中,為信道中的有用信號,為干擾信號,為噪聲;
III、步驟II中的接收信號被權值向量加權后的采樣輸出為其中w=[w1,…,wN]T,所述公式用矩陣表示為:
兩邊同時左乘得到接收信號的估計值:
根據估計到的每個天線元的結果可以計算出最優權值向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短距通信中基于信道矩陣的干擾抑制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II中計算最優權值向量使用最大信干比準則,最大信干比為期望信號的功率比上干擾信號的功率和噪聲功率之和,定義式如下所示:
其中為接收信號功率,為噪聲功率,Rhh為信道沖激響應矩陣,Rii為干擾信號自相關矩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通信中基于信道矩陣的干擾抑制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接收機對天線陣加權的方法為:對于對稱信道,接收機根據最優權值向量對天線陣的連續相位進行調整;對于非對稱信道,接收機根據最優權值向量對接收機天線陣加權,加權后的接收機圖樣即為最優圖樣,此后的反饋階段接收機在其最優圖樣方向上向發射機發射訓練序列,發射機同樣采用上述機制計算發射機天線陣的加權向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通信中基于信道矩陣的干擾抑制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機與接收機鏈路構建步驟包括:
(1)發射機與接收機分別與網絡控制器交換各自的最佳波束圖樣,網絡控制器通知發射機與接收機進行波束形成;
(2)發射機和接收機進行設備與設備鏈路構建,使得相互之間可以傳輸基本的命令幀,則發射機與接收機鏈路構建完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通信中基于信道矩陣的干擾抑制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區級圖樣匹配步驟采用基于碼本的波束形成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09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上行多基站MIMO中降低軟合并回程開銷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制袋機平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