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精度膜片壓淬模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0259.X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0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三環離合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673 | 分類號: | C21D1/673;C21D9/00 |
| 代理公司: | 黃石市三益專利商標事務所 42109 | 代理人: | 饒建華 |
| 地址: | 435002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精度 膜片 壓淬模 | ||
㈠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加工模具的改進技術,尤其是一種高精度膜片壓淬模。
㈡背景技術:目前,離合器行業生產中,膜片壓淬模是生產膜片的重要設備之一,現有的膜片壓淬模包括有底座和模柄,在底座上安裝有下模及芯棒,模柄上安裝有上模,上、下模同軸相對布置,且在上、下模的相對面上開有膜片型腔。由于膜片為薄壁錐臺結構,現有的壓淬模由于在沖壓分離指成型后中心孔直徑離散大,在壓淬過程中難以用芯棒進行中心定位,極易造成膜片橢圓度不合格及角度離散大;另一方面,現有的壓淬模是在芯棒上開設進油孔進油,這樣會使膜片分離指外端不能完全與芯棒貼合,容易造成端跳嚴重超標,安裝在離合器上,將影響其工作性能。
㈢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現有膜片壓淬模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高精度膜片壓淬模。
本發明的具體方案是針對現有膜片壓淬模進行改進,它包括有底座和模柄,在底座上安裝有下模及芯棒,模柄上安裝有上模,上、下模同軸相對布置,且在上、下模的相對面上開有膜片型腔,其特征是:在下模的外壁固定裝有一個導向限位圈,導向限位圈的高度向上延伸至上模高度1/3以上,且在導向限位圈上相對膜片型腔位置開有若干個排油孔。
為方便上模的導入,本發明中所述導向限位圈的上端口呈喇叭口狀,以方便上模的導入。
本發明中是在下模頂部開有若干進油槽連通膜片型腔。且所述下模上的進油槽條數為導向限位圈上的排油孔個數的兩倍。
本發明由于增加了導向限位圈,既可保證膜片的定位,又可用于上、下模對中,使得壓淬過程中定位精準,從而克服了膜片壓淬后橢圓度不合格及角度離散大的問題。另一方面本發明中的進油槽直接開在下模上,取消了芯棒上的進油油道,因此在壓淬過程中分離指端被完全壓住,端跳得到有效控制;另外由于采用下模進油,能夠提供更大的進油量,淬火硬度得到有效保證。
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產品加工精度高。
㈣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導向限位圈的主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中下模的主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中下模的俯視圖。
圖中:1-模柄,2-芯棒,3-上模,4-膜片型腔,5-下模,6-底座,7-進油槽,8-螺栓,9-螺栓,10-導向限位圈,11-螺栓,12-排油孔,13-喇叭口。
㈤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發明包括有底座6和模柄1,在底座6上采用螺栓9和8安裝有下模5及芯棒2,模柄1上安裝有上模3,上、下模3和5同軸相對布置,且在上、下模3和5的相對面上開有膜片型腔4,特別是:在下模5的外壁采用螺栓11固定裝有一個導向限位圈10,導向限位圈10的高度向上延伸至上模3高度的1/2(一般在1/3以上即可,以保證導向和定位需要),且在導向限位圈10上相對膜片型腔4位置開有30個排油孔12。
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向限位圈10的上端口呈喇叭口13狀,以方便上模3的導入(參見圖2)。
本實施例中是在下模5頂部開有60條進油槽7連通膜片型腔4,(參見圖3、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三環離合器有限公司,未經湖北三環離合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025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變可控阻尼的異形阻尼墊片
- 下一篇:一種沙棘復合酵素原液的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