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齒條齒面的加工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10190.0 | 申請日: | 2011-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7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蘭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歐德節能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7/00 | 分類號: | B23P1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羅永娟 |
| 地址: | 710075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齒條 加工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齒條齒面的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在機加工領域,由毛坯到圓柱齒條輪齒表面成形的加工技術,在原理上分為基于展成法和成形法的兩類加工技術。外輪廓面的車削加工過程中,每一步均需要對齒坯進行固定、定位,因此步驟多、操作繁瑣。展成法加工包括滾齒、插齒,成形法加工包括銑齒、拉齒。這些加工方法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在齒條加工業內得到廣泛認同。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這些加工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目前一些產品的工藝要求和精度要求。由于面錐、背錐的加工需要翻轉齒坯,大端齒頂圓處為兩次加工的終點交匯處,無法在車削過程中在大端齒頂圓處形成圓弧過渡;內錐成型于面錐之前,由于刀具角度問題,面錐成型時也無法同時在小端齒頂圓處形成圓弧過渡。
例如汽車自動變速器行星輪系齒套的內齒加工,由于受到空間限制,滾齒、銑齒工藝成為不可能;出于緊湊結構的考慮,內齒經常是不貫通的,內部也不設計空刀槽等工藝結構,因而也限制了插齒和拉齒工藝的實現;因此在面錐形成后,大、小端齒頂圓處容易在操作過程中由于碰撞等崩裂形成不良品,同時大、小端齒頂圓處較鋒利,容易劃傷操作人員,尤其是位于最外側的大端齒頂圓處。對于軸向貫通的內齒可以采用插齒或拉齒工藝,但插齒工藝效率和加工精度都不高,拉齒工藝精度低、成本高,尤其是大直徑螺旋內齒加工,螺旋拉刀的成本令人難以接受。現有的圓錐齒條除了少量小型齒條,如與齒條軸為一體的錐齒條,可以采用精鍛成型以外,通常通過鑄造、鍛造形成齒坯,然后通過車削加工錐齒條的外輪廓面,完成外輪廓面加工后通過插齒、銑齒等方法完成齒成型,最后經熱處理后完成齒條加工。進入21世紀以后,國外個別企業采用加工內花鍵的方法加工內齒,獲得初步效果但尚未形成成熟的技術。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汽車產量最大的國家,對自動變速器齒條的需求急劇增加,迫切需要相關的工藝技術和裝備。
螺旋錐齒條干切法對設備、刀具、工件材料的要求都很高,國內加工成本過高。由于大、小端齒頂圓處應力集中,在后續的齒成型過程中,大、小端齒頂圓處同樣容易產生毛刺及形成崩裂不良品,不利于后續加工,因此在錐齒條的整個加工過程中通常還增加了大量針對毛刺、崩裂的返工打磨步驟,雖然能夠通過打磨消除部分不良品,但同時打磨容易在小端齒頂圓處形成倒毛刺,影響錐齒條的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齒條齒面的加工工藝,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加工工藝不足的缺陷。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齒條齒面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通過鍛造或鑄造制作形狀與齒條形狀相適應的齒坯;
b、將齒坯固定于機床;
c、車削成型齒條外輪廓面;刀具的刃形設計成與齒條齒面共軛形狀,用多軸運動控制器控制同時工件和刀具的旋轉、刀具的軸向進給和徑向進給;刀具返回時,同時對齒條齒面進行精銑加工外輪廓面;
d、齒成型;
e、熱處理,先用涂料或包裝方法對工件進行保護加熱;后淬火冷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減去了人為誤差,確保了尺寸的一致性;
2、確保表面精細度;
3、大幅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齒條齒面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通過鍛造或鑄造制作形狀與齒條形狀相適應的齒坯;將齒坯固定于機床;車削成型齒條外輪廓面;刀具的刃形設計成與齒條齒面共軛形狀,用多軸運動控制器控制同時工件和刀具的旋轉、刀具的軸向進給和徑向進給;刀具返回時,同時對齒條齒面進行精銑加工外輪廓面;齒成型;熱處理,先用涂料或包裝方法對工件進行保護加熱;后淬火冷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減去了人為誤差,確保了尺寸的一致性;確保了表面精細度;大幅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以上僅就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發明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步驟允許有變化,除此之外,同在本發明構思下存在其它的實現方案,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實現的優選方案,并非限定性窮舉,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歐德節能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西安歐德節能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101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監測電子吸盤溫度的裝置
- 下一篇:醫用植入體和醫用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