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9890.8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4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申海偉;李金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聯合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路 原理圖 連線 生成 方法 | ||
1.一種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步驟包括:
1)接收電路描述的數據;
2)確定該數據中待連線的元器件的端口位置和方向;
3)確定連線的轉折點;
4)按位置存儲連線以及元器件位置;
5)按需連接各個轉折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步驟包括如下子步驟:
i)將所有帶連線的元器件按照對角位置排序;
ii)按元器件大小和相對的端口位置求取端口絕對位置;
iii)根據端口的坐標與元器件對角坐標比較來確定端口的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
iv)跟據端口在元器件的一側來確定引出的導線的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包括如下子步驟:
a)用折線連接要連接的元器件的首末端口;
b)判斷并選出與折線段重疊的元器件,將所述與折線段重疊的元器件的邊界按照所需距離進行擴充,再求取各擴充后元器件邊界交疊形成的區域,將該區域定義為連通區域;
c)基于b)步驟所得連通區域和a)步驟所得折線,判斷并選取折線與聯通區域交疊后分割該連通區域邊界線產生的兩部分中的轉折點較少者,作為修改折線與重疊元器件部分的連線段的走線方式;
d)檢查c步驟所得折線是否與已連折線重疊,如有重疊部分且所重疊折線并非出自同一端口,則將重疊部分往連通區域外平移,直到不與任何折線重疊為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還包括:
e)完成步驟d)后,判斷是否產生折線段與元器件重疊的情形,若是,返回至步驟b),直至所述折線段不與任何元器件重疊,也不與其它非出自同一端口的折線所重疊為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還包括:
f)檢查是否可以減少拐角,去掉e)步完成后所得折線中得每一個拐角,如減少拐角后的折線仍滿足要求,則去掉該拐角,否則保持折線原來的走線方式。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與折線段重疊的元器件的步驟通過判斷折線段是否與元器件的對角線以及邊界有交叉的方法實現。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按位置存儲連線包括如下子步驟:
I)按左邊為起點的方式存儲每一段橫線,并按起點位置排序;
II)按上方為起點的方式存儲每一段豎線,并按起點位置排序。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按位置存儲連線包括如下子步驟:
I’)按右邊為起點的方式存儲每一段橫線,并按起點位置排序;
II’)按上方為起點的方式存儲每一段豎線,并按起點位置排序。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電路原理圖連線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基于Flex4開發,能夠在瀏覽器的Flash插件上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聯合大學,未經北京聯合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989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由小型菲涅爾透鏡陣列組成的聚光太陽能模組
- 下一篇:一種輸入希臘語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