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交換裝置的換熱單元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9044.6 | 申請日: | 2011-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9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景富;金春南;陳玉翔;許恒;苗強;莊宇平;譚泓;宋志剛;朱勝國;呂思聰;袁智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28D9/02 | 分類號: | F28D9/02;F28F3/1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楊立超 |
| 地址: | 150036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交換 裝置 單元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換熱單元,具體涉及一種熱交換裝置的換熱單元。
背景技術
在低溫發電、蒸汽動力、熱泵與制冷等工藝流程中應用到較多的換熱設備,都是在高溫流體與低溫流體之間進行熱量轉移和傳遞,目的是使流體加熱、沸騰、蒸發、冷卻或凝聚,其中板式換熱裝置的應用較為廣泛。板式換熱器的板片是基本的傳熱元件,一般由0.6-08mm的金屬板壓制而成,板片邊緣以密封圈來密封,板片按設計的數量和順序安放在壓緊板之間,工作流體在板片間由密封墊圈封閉的空間內從一側通道流到另一側通道,由于通道的存在,并且其在板式換熱裝置板片上所占較大比例的面積,因此這部分材料是用深沖等加工方法從原料板中去除的,造成了材料的浪費,提高了制作成本,而在低溫發電等領域,從耐腐蝕等方面考慮,板片的原材料要用價格昂貴的鈦或特種合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板式換熱裝置的板片制作過程復雜,制作成本高,換熱效率低的問題,進而提出一種熱交換裝置的換熱單元。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包括若干個第一板片和若干個第二板片,若干個第一板片和若干個第二板片相間疊加在一起,每個第一板片和相鄰的第二板片之間留有間隙,每個第二板片與其一側相鄰的第一板片的左右兩端分別封閉連接,每個第二板片與其另一側相鄰的第一板片的上下兩端分別封閉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熱交換裝置以本發明為核心組成一種模塊化的熱交換裝置,使高溫流體和低溫流體以垂直相交的方向流過本發明,提高了熱交換效率,本發明結構簡單,制備成本低,便于組裝和維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第二板片與其一側相鄰的第一板片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第二板片與其另一側相鄰的第一板片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和圖5中單線箭頭表示高溫流體,雙線箭頭表示低溫流體。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熱交換裝置的換熱單元包括若干個第一板片1和若干個第二板片2,若干個第一板片1和若干個第二板片2相間疊加在一起,每個第一板片1和相鄰的第二板片2之間留有間隙3,每個第二板片2與其一側相鄰的第一板片1的左右兩端分別封閉連接,每個第二板片2與其另一側相鄰的第一板片1的上下兩端分別封閉連接。本實施方式中位于首端和末端的板片均為第一板片1。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熱交換裝置的換熱單元的每個第二板片2與其一側相鄰的第一板片1的左右兩端各通過一個第一密封條4進行密封連接,每個第二板片2與其另一側相鄰的第一板片1的上下兩端各通過一個第二密封條5進行密封連接。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實施例
實施例一:結合圖4說明本實施例,將編號為A、B、C、D的四個換熱單元分上下兩排設置,低溫流體從A換熱單元的左端流入,經由B換熱單元、C換熱單元,最后由D換熱單元左端流出;高溫流體由B換熱單元的上端流入,經由C換熱單元、D換熱單元,最后由A換熱單元的上端流出;當高溫流體和低溫流體在A換熱單元、B換熱單元、C換熱單元、D換熱單元中流動時,高溫流體將熱量傳導給低溫流體,完成熱轉換。
實施例二:結合圖5說明本實施例,將編號為A、B、C、D、E、F的六個換熱單元由上至下分三排設置,低溫流體由A換熱單元的左端流入,經由B換熱單元、C換熱單元、D換熱單元、E換熱單元,最后由F換熱單元的右端流出;高溫流體由A換熱單元的上端流入,經由D換熱單元,最后由E換熱單元的下端流出;高溫流體B換熱單元的上端流出,經由C換熱單元,最后由F換熱單元的下端流出;當高溫流體和低溫流體在A換熱單元、B換熱單元、C換熱單元、D換熱單元、E換熱單元、F換熱單元中流動時,高溫流體將熱量傳導給低溫流體,完成熱轉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90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印刷設備油墨供給裝置
- 下一篇:郵簡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