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家居凈化膜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07721.0 | 申請日: | 2011-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2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建明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K13/02;C08K5/315;C08K3/22;C08K3/08;C08J3/22;B01D53/72;A61L9/013;A61L101/02;A61L101/48;A61L101/3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韓百翠 |
| 地址: | 250033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家居 凈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家居凈化膜,屬于裝飾建材領域。
背景技術
在常見的地板安裝結構中,尤其是實木地板及家具,地板下面已成為最隱蔽、面積最大、最不易治理的室內環境污染源,聚集著甲醛、病菌、蟲螨等數百種有毒有害物質。家居環境的污染直接危及人們的生命健康,有害物質嚴重超標時將會導致胎兒畸形,白血病等嚴重不良后果。由于地板原有的技術及工藝原因,很容易讓潮氣在地板底部聚集,使地板背面長期處于悶濕的狀態,時間一長在地板背面就會發生霉變現象,并產生異味。這些霉菌不但會危害人體健康,也使地板減少使用壽命。
現有的地板下面的殺蟲方式為:地板下面撒傳統的殺蟲藥。它對于蟲害的預防雖然有作用,但殺蟲藥本身具有毒副作用,即使是通過了農業部門的檢測并獲得生產許可,也只限于農林生產及其他特殊用途而不允許應用于家庭起居環境使用。對于其危害性,尤其是對于抵抗力低下的孕婦、兒童、嬰幼兒等人群的危害性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當這類藥品順縫隙飄散到地面上的時候,其危害性更加嚴重,因此改善家庭地板下的環境刻不容緩。現有的地板防霉的方式是使用噴劑。現有的分解甲醛的方式主要為噴涂甲醛溶解酶,但是噴涂必須均勻,否則容易留下死角。因此為了消除甲醛、霉蟲、蟲螨等數百種有毒有害物質,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比較麻煩,且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家居凈化膜。該家居凈化膜具有分解甲醛,清除異味、殺菌、防霉、防蟲,增加地板或家具使用壽命等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家居凈化膜,其特征是,它為分散有母粒的聚乙烯膜,其中聚乙烯膜與母粒的質量比為100∶2.5~3.5;所述母粒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氯氰菊酯1~1.5、銀離子粉0.03~0.2、二氧化鈦粉0.05~0.2、分散劑(如SN-5040)0.5~1.0、助溶劑(如丙二醇)1~2、潤濕劑(如PE-100等)0.05~0.2、滑石粉2~8、色母0.1~0.2。
配制方法:按重量份稱取上述原料,混合后攪拌30分鐘,轉速400~600轉/分;然后送入混煉機進行混煉,再經180~200℃高溫揮去溶劑后,冷卻至室溫后拉絲成2~4mm的小塊,得到母粒;然后將母粒在聚乙烯膜制備過程中與原料(EPE、丁烷、單酐脂等)一起加入,再經攪拌、發泡、擠出、成型、定徑切剖、冷卻牽引、展平等步驟,制成厚度為1.8-2.0mm的片狀家居凈化膜。
使用方法:鋪設在地板下面或放置在家具的底部、內部或側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氯氰菊酯、銀離子粉、二氧化鈦粉等制成母粒,再將母粒分散于聚乙烯膜中得到的家居凈化膜具有分解甲醛,清除異味、殺菌、防霉、防蟲,增加地板或家具使用壽命等特點。
1.本發明產品殺蟑螂效果評價方法:
1.1試蟲:德國小蠊(Blattella?germanica),1-2周齡成蟲,雌雄各半,系實驗室養殖的敏感品系試蟲。
1.2檢測依據:致死作用參照國標GB/T?13917.7-2009對蜚蠊的試驗方法;驅避效果計算參照日本大和化學工業株式會社防蚊測試方法。
1.3檢測方法:
致死作用試驗:采用0.04m3(40cm×30cm×30cm)和0.34m3(70cm×70cm×70cm)兩種體積試驗箱,在試驗箱底面上鋪滿家居凈化膜,同時放置飼喂試蟲的飼料及水瓶,每次放入試蟲各30只。
驅避試驗:采用0.033(30cm×30cm×30cm)的有機玻璃試驗箱,在箱體一側中央有一直徑為10cm逃逸管與0.133(50cm×50cm×50cm)試驗箱連接,在小試驗箱底面鋪滿試樣并添加飲水及飼料,放試蟲30只,觀察24h逃逸的試蟲數;以上兩種試驗均設空白對照處理。
驅避效果計算公式如下:
驅避率=[(試樣逃逸蟲數-對照逃逸蟲數)/試樣逃逸蟲數]×100%
檢測結果如表1-2所示。
表1本發明家居凈化膜對德國小蠊的致死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建明,未經徐建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77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