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CPLD實現MDIO接口信號轉換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7431.6 | 申請日: | 2011-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11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邢文飚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源格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0 | 分類號: | 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謝安昆;宋志強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cpld 實現 mdio 接口 信號 轉換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通過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實現管理數據輸入輸出(MDIO)接口信號轉換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以太網通信中,中央處理器(CPU)對物理層(PHY)器件的操作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通過CPU直接對PHY器件進行讀寫寄存器控制;第二種方式是通過交換芯片對PHY器件進行讀寫寄存器控制。
比較這兩種方法的優缺點,第一種方式的優點是對PHY器件的操作清晰明了;缺點是需要CPU實現PHY器件的控制接口的模擬工作,需要占用CPU資源,并且使整個軟件結構錯亂。
第二種方式的優點是軟件結構清晰,不需要CPU模擬PHY器件的控制接口;缺點是,通常情況下,交換芯片廠家和PHY器件廠家并不是同一廠家,不同廠家的交換芯片和PHY器件的地址定義可能不同,造成地址匹配問題。
對于第二種方式,交換芯片對于PHY器件的控制方式如圖1所示,交換芯片中的介質訪問控制層(MAC)通過IEEE802.3定義的MDIO接口實現對PHY器件的控制,該接口包括兩個引腳:管理數據時鐘(MDC)和MDIO;交換芯片的MDC引腳與PHY器件的MDC引腳連接,交換芯片的MDIO引腳與PHY器件的MDIO引腳鏈接。MDC是管理數據的時鐘輸入,MDIO是管理數據的輸入輸出雙向接口,MDIO引腳收發的管理數據是與MDC引腳輸入的時鐘同步的。
MDIO接口的具體工作過程如圖2、3所示。
圖2為典型MDC/MDIO讀操作示意圖,圖2中,MDC為持續的時鐘信號;MDIO(STA)為MDIO接口的主控端即交換芯片的MDIO引腳端,MDIO(PHY)為MDIO的MDIO接口的從屬端,即PHY器件的MDIO引腳端,在空閑(Idle)時,MDIO(STA)端與MDIO(PHY)端均為高阻態(Z);之后MDIO(STA)端輸出2比特開始標識碼(Start)“01”表示操作開始,接下來輸出2比特的操作碼(Opcode)“01”表示此操作為讀操作,接下來是5比特PHY器件的地址(PHY?Address)表示此操作需要操作的PHY器件的地址,及5比特寄存器地址(Rigister?Address)表示此操作需要操作的PHY器件的寄存器的地址;在之后的2個時鐘周期,用于MAC層進行具體PHY器件的訪問,此段時間內,MDIO的數據傳輸方向可以改變,稱為狀態轉換域(TA);對于讀操作,在TA的第一比特時MDIO(STA)端進入高阻態,第二比特時,MDIO的數據傳輸方向轉換,由MDIO(PHY)端輸出“0”;之后,由MDIO(PHY)端輸出16比特的寄存器數據(Rigister?Data),輸出完畢后恢復Idle狀態,此時MDIO(PHY)端也進入高阻態。
圖3是典型MDC/MDIO寫操作示意圖,與圖2的區別在于,其中操作碼為“10”表示寫操作,TA中MDIO的數據傳輸方向不變,MDIO(STA)端在TA域輸出“10”;由于不需要MDIO(PHY)端輸出信號,其一直處于高阻態,因此在圖3中未示出MDIO(PHY)端的情況。
另外,在不同的應用中,在輸出開始碼之前,可能會輸出N個前導碼,即交換芯片的MDC引腳正常輸出時鐘信號,MDIO引腳輸出N個高電平信號“1”之后再開始輸出開始碼。這個數字N,不同廠家的交換芯片可能會不同,如某芯片廠家設定的N為32。
從上述的MDIO接口工作過程中可以看出,如果交換芯片與PHY器件的地址不匹配,即交換芯片認為PHY器件的地址與PHY器件的實際地址不一樣,則交換芯片通過MDIO接口控制PHY器件的讀寫操作將無法正確進行。例如某交換芯片對外部PHY的操作設定中,PHY器件地址0x18是保留給管理口的地址,而外部PHY器件地址是從0x19開始的,但是某些PHY器件,它的各個PHY器件的地址定義是有限制的,以雙PHY器件為例,通常要求第一個PHY器件地址的末位必須為0,第二個PHY器件地址的末位必須為1,其余位只要兩個地址相同即可。這時,如果交換芯片讀取第一個PHY器件的數據時,會通過MDC/MDIO輸出PHY器件地址為0x19,那么由于末位為1,則會將第二個PHY器件的數據送給交換芯片,這樣,對兩個PHY器件的操作就完全顛倒了,造成操作錯誤。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過CPLD實現MDIO接口信號轉換的方法,可以在交換芯片與PHY器件之間地址不匹配的情況下,通過CPLD將MDIO接口信號中的PHY器件地址部分進行轉換,從而實現地址匹配。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體是這樣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源格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華源格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74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