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6822.6 | 申請日: | 201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18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忠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忠慧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鉀型 多元 葉面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化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鉀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適量的鉀存在時,植物的酶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鉀能夠促進光合作用。有資料表明含鉀高的葉片比含鉀低的葉片多轉化光能50%-70%。因而在光照不好的條件下,鉀肥的效果就更顯著。此外鉀還能夠促進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促進氮素的代謝、使植物經濟有效地利用水分和提高植物的抗性。由于鉀能夠促進纖維素和木質素的合成,因而使植物莖桿粗壯,抗倒伏能力加強。此外,由于合成過程加強,使淀粉、蛋白質含量增加,而降低單糖,游離氨基酸等的含量,減少了病原生物的養分。因此,鉀充足時,植物的抗病能力大為增強。例如,鉀充足時,能減輕水稻紋枯病、白葉枯病、稻瘟病、赤枯病及玉米莖腐病,大小斑病的危害。鉀能提高植物對各種不良狀況的忍受能力。
目前農民對鉀肥的重視還遠不如對氮肥的重視,一方面跟農民種田水平有關,另一方面跟生產上缺乏可選擇的優質的鉀肥有關。另外,目前植物生產中所用的鉀肥通常易流失,難于滿足植物的生長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不僅可以滿足植物對鉀的需要,且多元素間協調發揮作用,促進植物生長。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的方法,通過該方法制備的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配比科學合理,有利于植物增產及增強植物自身的抗逆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面的技術方案:
一種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該葉面肥主要包括富含氮、磷、鉀、鐵、錳、硼、鎂中微量元素的原料所組成,其組成物所含的各種原料的重量份數為:
上述的葉面肥,其優選的原料組份的重量份數為:
經檢測,上述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營養元素:
一種制備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的方法,將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無水硫酸鎂、四水八硼酸二鈉、EDTA(乙二胺四乙酸)鋅、EDTA鐵、EDTA銅、EDTA錳、鉬酸胺、檸檬酸、檸檬酸鈉、EDTA-2Na、三聚磷酸鈉按比例混合,對溶于水的金屬離子以多元羧酸與之螯合。
一種制備上述的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先分別將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無水硫酸鎂、四水八硼酸二鈉、EDTA鋅、EDTA鐵、EDTA銅、EDTA錳、鉬酸胺去除雜質,然后送入干燥烘道在50~100℃干燥10~20分鐘,干燥后分別按比例稱量好;
(2)將產量干燥好的原料混合后輸送至粉碎機進行粉碎,混合產品的細度為60~120目。
(3)粉碎好的混料輸送到攪拌機中,加入檸檬酸、檸檬酸鈉、EDTA-2Na、三聚磷酸鈉,攪拌20~30分鐘,pH值調節到4-6.5。進行充分攪拌均勻后送入烘道中在50~80℃進行干燥1~3分鐘。
(4)將以上所制備出的成品送入包裝機上進行稱量和用聚乙烯包裝袋包裝,把每袋產品重量核對后,置于架子上便于裝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以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為主要原料,生產出以鉀為主,氮磷為輔,同時多種EDTA螯合微量元素的水溶性葉面肥。這樣螯合物和微量元素的存在,有利于元素的充分吸收,利于作物的新陳代謝,加強光合作用,促進葉綠素的形成,同時由于各元素間有一定的比例限制,能協調的發揮各種物質之間的作用,促進作物的生長。高鉀型多元素全營養葉肥的總體效應是通過促進作物果實發育來增加作物產量,改善果實品質,還增強植物自身抗逆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以助于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一:
一種高鉀型多元素葉面肥,該葉面肥主要包括富含氮、磷、鉀、鐵、錳、硼、鎂、銅、鋅等中微量元素的原料所組成,其組成物所含的各種原料的重量份數為:
制備方法,是將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無水硫酸鎂、四水八硼酸二鈉、EDTA鋅、EDTA鐵、EDTA銅、EDTA錳、鉬酸胺、檸檬酸、檸檬酸鈉、EDTA-2Na、三聚磷酸鈉按比例混合,對溶于水的金屬離子以多元羧酸與之螯合。
具體的,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忠慧,未經陳忠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68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上料裝置
- 下一篇:智能電表庫及其操作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