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隔水式灰土擠密樁復合人工地基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5381.8 | 申請日: | 2011-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1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肖思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34 | 分類號: | E02D27/34;E02D31/0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吳無懼 |
| 地址: | 55008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水式 灰土 擠密樁 復合 人工 地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隔水式灰土擠密樁復合人工地基。
背景技術
在我國西北陜西省、青海省、甘肅省等省份,分布著大量濕陷性黃土地區,濕陷性黃土遇水產生濕陷的特性導致了在這些地區修建建筑物必須對地基進行處理,以改變濕陷性黃土遇水產生濕陷的特性,保證上部結構的安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地基處理通常是采用灰土擠密樁整片處理,處理厚度為整個濕陷性黃土層深度,這樣可以改變濕陷黃土層的土體結構消除土體濕陷性;但是這種處理方式處理面積大,深度深,費用多且工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隔水式灰土擠密樁復合人工地基,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處理面積大,深度深,費用多且工期長等不足。
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在建筑物地基范圍內的濕陷性土層四周設置灰土擠密樁隔水層,在濕陷性土層上面及灰土擠密樁隔水層頂部設置灰土隔水層;其中灰土擠密樁隔水層及灰土隔水層組成一個反凹字型的隔水外殼。
灰土擠密樁隔水層的底部是非濕陷性土層。
本發明在建筑物地基范圍內的地基頂及外圍設置隔水層,阻止水進入濕陷性黃土層,地基不發生濕陷,能夠保證上部建筑結構的安全。隔水式灰土擠密樁復合人工地基可相對減少地基處理面積和深度,工程造價低,節省處理費用,縮短施工工期。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示意圖、平面圖。圖中示意出上部結構座落在整片處理的灰土擠密樁復合人工地基上。
圖2為圖1的剖面圖。圖中示意出灰土擠密樁穿透濕陷性黃土層,擠密樁樁頂設置灰土墊層。
圖3為本發明的示意圖、平面圖。圖中示意出上部結構基礎座落在外圍為灰土擠密樁隔水層,中間區域灰土隔水層的復合人工地基上。
圖4為圖3的剖面圖。圖中示意出復合人工地基外圍為灰土擠密樁隔水層,頂部為灰土隔水層,灰土擠密樁隔水層與灰土隔水層組成了一個反凹字型的隔水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在建筑物地基范圍內的濕陷性土層3四周設置灰土擠密樁隔水層1,在濕陷性土層3上面及灰土擠密樁隔水層1頂部設置灰土隔水層2;其中灰土擠密樁隔水層1及灰土隔水層2組成一個反凹字型的隔水外殼。
灰土擠密樁隔水層1的底部是非濕陷性土層,此乃灰土擠密樁隔水層1的深度。
通過對比附圖1、2與附圖3、4不難看出:隔水式復合人工地基灰土擠密樁的處理面積小于傳統復合人工地基的面積,這樣在工程造價和工期上都有優勢,隔水式復合人工地基頂部的灰土隔水層厚度比傳統復合人工地基的厚度要大,施工量和灰土用量會有所增加,但頂部灰土隔水層施工為整體大型機械一次施工,對施工工期影響很小。整體綜合而言,隔水式復合人工地基較傳統復合人工地基相比較在工期上,工程造價上、施工難度上都有優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538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從動單元及饋紙裝置
- 下一篇:一種曲率半徑的測量方法及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