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振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05354.0 | 申請日: | 2011-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2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加藤洋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F15/08 | 分類號: | 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楊勇;鄭建暉 |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大阪***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使由橡膠狀彈性體構成的防振支腳部的一部分從托架構件外面突出的狀態下,將防振支腳部嵌入成形在由樹脂材料構成的托架構件的防振裝置。特別地,涉及一種抑制由樹脂成形時注入的樹脂材料所引起的對防振支腳部的擠壓,從而能夠抑制樹脂毛邊的產生的防振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防振裝置的一例,例如以下結構已為人所知:在安裝于車身側的托架構件上設置內插孔,將內插且配置在該內插孔的內筒構件安裝于振動源(例如,發動機或馬達、傳輸等)側,并且通過由橡膠狀彈性體構成的防振支腳部連結內插孔的內周側和內筒構件的外周側。
近年來,以輕量化或低成本化為目的,嘗試將托架構件由樹脂材料構成的方法。例如,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結構的樹脂托架防振裝置(防振裝置),即:使彈性柱16(防振支腳部)從剛體內筒14(內筒構件)伸出,并將彈性防振體10嵌入成形在由樹脂材料構成的托架12(托架構件),其中所述彈性防振體10在彈性柱16的外側端粘結了具有比彈性柱16更大外周的剛體板18(外側構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平8-192442號公報(圖1,[0013]、[0014]段等)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上述的現有防振裝置中,當連結于內筒構件的對象構件向接近托架構件的方向位移時,無法限制該位移,因此對象構件和托架構件發生沖突而導致這兩個構件破損。
在這種情況的背景下,本申請人發現,使防振支腳部的一部分突出于托架構件的外面,從而使該突出部分(覆設橡膠部)作為阻擋件發揮作用,由此能夠彈性地緩沖對象構件的同時承受對象構件,從而能夠抑制倆構件的破損(提出本申請時未公開)。
在此,參照圖36至圖38對該防振裝置和其制造方法進行說明。圖36(a)是防振裝置A001的主視圖,圖36(b)是防振裝置A001的側面圖。
如圖36所示,防振裝置A001主要具備:托架構件A030,其由樹脂材料構成;內筒構件A040,其內插配置在形成于該托架構件A030的內插孔A031;一對防振支腳部A050,其由橡膠狀彈性體構成,并且其一端側連結于該內筒構件A040,另一端側嵌入成形在托架構件A030的內插孔A031內周側;一對外側構件A060,其埋設在所述一對防振支腳部A050的另一端側(參照圖37)。
防振支腳部A050的另一端側形成有包覆外側構件A060的覆設橡膠部A053。該覆設橡膠部A053是作為阻擋件來發揮作用的部位,其從托架構件A030的外面向內筒構件A040的軸向突出。即,通過將對象部件抵接在覆設橡膠部A053來限制其位移。
圖37是已合模的橡膠硫化金屬模A300的剖面圖,圖38是已合模的樹脂成形金屬模2400的剖面圖。圖37和圖38對應于圖36的XXXVII-XXXVII線的剖面圖。防振裝置A001的制造通過以下方式進行進行:首先,在橡膠硫化金屬模A300的下模A301設置內筒構件A040和外側構件A060并在下模A301的規定位置配置中模A303之后,向下移動上模A302,從而形成合模。由此,如圖37所示,由于形成規定形狀的腔體,因此通過從未圖示的澆口向腔體內注入橡膠狀彈性體,并對橡膠狀彈性體(防振支腳部A050和覆設橡膠部A053)進行硫化,從而成型第一成型體A100(參照圖38)。
其次,在樹脂成形金屬模A400的下模A401設置第一成型體A100,向下移動上模A402,從而合模。由此,如圖38所示,由于形成規定形狀的腔體,因此,通過從未圖示的澆口向腔體內注入樹脂材料并固化,由此將防振支腳部A050的另一端側嵌入成形在托架構件A030。其結果,制造出防振裝置A001。
此時,為了抑制防振支腳部A050從托架構件A030脫落并且承受覆設橡膠部A053作為阻擋件而發揮功能時的負載,外側構件A060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四個延伸設置壁部A062從主視呈矩形的基板部A061的外緣以在周方向上連續并延伸設置的形狀(盤狀)而形成,第一成型體A100也以相同形狀形成。因此,當采用樹脂成形金屬模A400進行的樹脂成形時,如果樹脂材料從澆口A030a(參照圖36(a))注入并沿著托架構件A030的周方向流動(參照圖30),則樹脂材料擠壓對應于延伸設置壁部A062的部分,從而由第一成型體A100的位置偏移或覆設橡膠部A053的變形而引起密封不良。其結果,覆設橡膠部A053的附近形成樹脂毛邊,從而妨礙覆設橡膠部A053的彈性化的阻擋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53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驅動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設備和方法
- 下一篇:坐墊長度可調節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