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剝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04434.4 | 申請日: | 201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16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瑋;張子偉;馮偉杰;喬宏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北京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3/28 | 分類號: | H01R4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余剛 |
| 地址: | 1000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剝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壓電纜連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剝離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去除高壓電纜金屬護套的方法:按照工藝要求尺寸,用黃轉刀沿著去除位置環切一圈,然后用人工在上下左右的方向壓電纜,在確定環切處全部斷開后,按照半導電緩沖層的纏繞方向旋轉并向電纜端部方下拉下金屬護套,此工作需要二至三人完成。并且在隧道狹小的環境下工作時,人員極難站開,在壓電纜過程中,人員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提升高壓電纜金屬保護套的工作效率的剝離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剝離裝置,包括操作桿;剝離部,設置在操作桿的一端,剝離部具有剝離通孔。
進一步地,剝離部具有用于抵壓電纜的弧形操作面。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剝離裝置還包括:固定裝置,安裝在剝離部上。
進一步地,剝離通孔內設有螺釘,固定裝置的一端固定在螺釘上。
進一步地,固定裝置上設置有自粘帶,有自粘帶設置在固定裝置的兩端。
進一步地,操作桿包括:第一操作桿,第一端與剝離部連接;第二操作桿,第一端與第一操作桿的第二端可拆卸地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操作桿與剝離部為一體成型。
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剝離裝置包括操作桿和剝離部,其中剝離部設置在操作桿的一端,且剝離部上具有剝離通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將需要剝離的金屬護套部分放置在剝離通孔中,轉動操作桿,利用剝離部將金屬護套剝離,本發明將由二至三人的工作簡化至可一人完成,簡化了剝離工作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強度,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剝離裝置的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的剝離裝置的主視示意圖;以及
圖3示出了圖1的剝離裝置的操作桿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剝離裝置的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圖2示出了圖1的剝離裝置的主視示意圖,結合參見圖1至圖2,從圖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剝離裝置包括:操作桿10和剝離部20。其中,剝離部20設置在操作桿10的一端,且剝離部20上具有剝離通孔21。本實施例的剝離裝置,通過將需要剝離的金屬護套部分放置在剝離通孔21中,轉動操作桿10,利用剝離部20將金屬護套剝離,本實施將由二至三人的工作簡化至可一人完成,簡化了剝離工作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強度,提高了效率,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安全。
優選地,剝離部20具有用于抵壓電纜的弧形操作面,該弧形操作面在剝離裝置轉動時與電纜接觸,可對電纜起到保護作用,防止電纜的損傷。在本實施例中,在剝離部20上的剝離通孔21內還設置有螺釘22,螺釘22上連接有固定裝置30,固定裝置30呈帶狀,且兩端設置有自粘帶31,該固定裝置30在剝離時,纏繞電纜,并通過自粘帶31將電纜固定,保證剝離裝置與電纜之間的緊密連接,防止剝離裝置與電纜之間產生松動。為滿足對日常110kv和220kv的電纜的剝離,固定裝置30的長度在45cm至55cm為宜。
為了適應環境,本實施例中的操作桿10采用鋁合金材質,且操作桿10包括第一操作桿11和第二操作桿12。其中,第一操作桿11的第一端與剝離部20相連,優選為一體成型設計,第二端與第二操作桿12的第一端可拆卸地連接。具體地,第一操作桿11的第二端具有安裝槽,第二操作桿12的第一端具有與安裝槽相適配的安裝部121,且安裝部121通過固定件11a固定在安裝槽中。當工作環境狹小時,可拆除第二操作桿12,使用第一操作桿11單獨進行操作。此外,操作桿10可拆卸地設置也可使剝離裝置的攜帶更為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北京市電力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北京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44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屋頂排氣結構
- 下一篇:一種斜坡瓦屋頂天窗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