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中成藥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03394.1 | 申請日: | 201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43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魏如慶;魏興宇;黃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如慶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K36/195;A61K36/315;A61K36/70;A61P35/02;A61K35/32;A61K33/36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大通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張愛軍 |
| 地址: | 466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慢性 粒細胞 白血病 中成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成藥,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是伴有獲得性染色體異常的多能干細胞水平上的惡性變而引起的一種細胞株病。慢粒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了,是物理、化學、遺傳等多因素性疾患。慢粒以中年最多見,起病緩慢早期常無自覺癥狀,可出現乏力、低熱、多汗或盜汗、體重減輕等代謝亢進表現,脾大而感左上腹墜脹食后飽脹。脾大常最為突出,質地堅實、平滑、無壓痛。治療后病情緩解時,脾往往縮小,但病變發展會再度增大,約半數患者有肝大,部分患者有胸骨中下段壓痛。當白細胞顯著增高時,可有眼底靜脈充血及出血;白細胞極度增高時,可發生白細胞瘀滯癥,表現為呼吸窘迫、頭暈、言語不清、中樞神經系統出血等表現,慢性期一般為1-4年,以后逐漸進入到加速期,以至急性變期。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致命的惡性血液病,常規治療方法是化療、造血干細胞移植,但這些方法存在移植配型成功率過低,占病人總數30%的白血病人對化療藥物完全不敏感,治療后難以清除病人體內殘存的微小白血病病灶,導致白血病復發率高達30-40%,只有少數年輕患者能長期存活。另外,化療、造血干細胞移植花費較高,動輒花費數十萬元,一般病人家庭很難接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不用做骨髓移植、見效快、花費低、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中成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中成藥,包括A組分和B組分,所述A組分由以下原料藥制成,生地10-30份、玄參10-30份、黃芩9-20份、梔子9-20份、山豆根9-20份、大青根9-20份、地骨皮10-30份、牡丹皮6-15份、茜草10-20份、澤瀉6-15份、白茅根10-30份、水牛角10-20份、半枝蓮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甘草6-12份;所述B組分由以下原料藥制成,青黛8-10份、雄黃1-2份。
所述A組分中生地10-20份、玄參10-20份、黃芩9-15份、梔子12-18份、山豆根9-15份、大青根9-15份、地骨皮10-20份、牡丹皮6-10份、茜草15-20份、澤瀉10-15份、白茅根10-20份、水牛角15-20份、半枝蓮15-20份、白花蛇舌草15-20份、甘草9-12份。
所述A組分中生地20-30份、玄參15-25份、黃芩12-18份、梔子15-20份、山豆根12-18份、大青根15-20份、地骨皮20-30份、牡丹皮10-15份、茜草10-15份、澤瀉6-10份、白茅根20-30份、水牛角12-18份、半枝蓮12-18份、白花蛇舌草12-18份、甘草8-10份。
將A組分按常規方法制成水丸劑或湯劑,將B組分按常規方法制成膠囊劑。
本發明的中成藥服用方法:
水丸劑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6-10克,溫開水服用;湯劑服用方
法:稱取原料藥6-10克,以1:5-8的重量比加純化水,煎煮,一日一劑。
膠囊,每日3次,每次3-6克;飯后服用。
本發明的藥理分析:
發明人以祖國醫藥學理論為基礎,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血液病的研究,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抗癌”為主的血液病治療方案。發明人認為大多數血液病病人屬中醫學所指的熱毒、溫毒、邪毒所致,熱毒入里,侵入機體的臟腑經絡,日久多能化熱,多臟受損,邪毒久阻經絡,易成血瘀,邪毒進一步發展侵及營血,毒入骨髓或內陷心包而見熱毒熾盛之象。
本方采用生地、茜草、白毛根、水牛角、牡丹皮涼血止血;用大青根、山豆根、白花舌草、半枝蓮清熱解毒;澤瀉、玄參滋陰清熱,黃芩、梔子、地骨皮、甘草清熱退燒;并配伍青黛、雄黃清熱解毒,敗毒抗癌;上述各藥之間配伍合理,功效互補,能產生較好的協同作用。
各原料藥的藥理作用:
生地,即生地黃,性涼,味甘,入心、肝、腎經;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具有清熱涼血功效;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等癥。
玄參:性甘、苦、寒,歸入肺、胃、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瀉火解毒和軟堅散結等功效。?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臨床應用表明黃芩抗菌效果比黃連還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如慶,未經魏如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33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