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滑移門內開裝置限位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03383.3 | 申請日: | 201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83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丙戰;余輝;庫才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65/20 | 分類號: | E05B65/20;E05B65/08;E05B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45007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滑移 門內開 裝置 限位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身制造領域,尤其涉及滑移門內開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
汽車的使用條件非常復雜,汽車門鎖的可靠性對于乘員進出車廂及車身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汽車門鎖可靠性差就容易失效,造成乘員無法正常進出車廂,嚴重時可能造成碰撞后的二次傷害。
滑移門內開裝置是滑移門鎖系統的核心,它的可靠性決定了滑移門鎖系統的可靠性。目前一款滑移門內開裝置的限位機構如圖1至圖4所示,圖1為現有內開裝置底板,圖2為內開轉臂,圖3是現有內開轉臂與底板配合關系結構示意圖,圖4是現有底板局部A-A面剖視圖;圖3中101為現有內開轉臂,201為現有底板限位翻邊,圖4中,301表示限位力臂長度,401表示限位尺寸,501表示底板限位寬度,601表示底板翻邊長度。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陷:
底板翻邊變形、斷裂。底板翻邊采用直接翻邊的方式成型,側面(梯形)彎曲時產生裂紋或畸形;
內開轉臂配合限位接觸面較??;
限位失效。底板翻邊較長,且容易變形(板厚1.5mm),一旦這些變形累計超過圖?4的限位尺寸401,限位就失效,內開裝置的部分功能就已喪失。
發明內容
當前汽車兩大主題是:成本與安全。增強了零件的可靠性就是增強汽車的安全性。
目前的滑移門內開裝置的限位機構存在可靠性差,易變形失效的風險,并且已經在售后故障件中屢屢出現。為了消除零部件的失效風險,提高車門鎖系統使用壽命。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滑移門內開裝置限位機構,其包括設置在內開裝置底板上的底板限位翻邊,還包括內開轉臂,所述內開轉臂與底板翻邊接觸的部位設有內開轉臂翻邊,所述底板限位翻邊與內開轉臂翻邊配合限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開轉臂翻邊為內開轉臂的一部分,其翻邊朝向內開裝置底板。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板限位翻邊設有工藝切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回位彈簧,還包括設置在內開裝置底板上的彈簧定位部,所述回位彈簧的兩端設置在內開轉臂和彈簧定位部上,所述回位彈簧兩端的掛鉤開口方向一致,背向所述內開轉臂。?
本發明內開轉臂采用向下翻邊與底板翻邊配合,縮短了底板翻邊的力臂長度,提高了相對強度。內開轉臂的翻邊與底板翻邊配合避免限位失效。解決內開裝置內開限位失效變形問題,提高了內開裝置使用耐久性能,返修人力成本和物料成本得到節省。回位彈簧兩端折彎處改進,原彈簧松脫現象在售后的故障件中出現的頻次較高,對新產品的檢查發現原設計的彈簧拆裝都非常容易,特別是拆卸容易,造成了在使用過程中容易松脫。所以增加彈簧接頭與底板和內開轉臂的配合余量,避免彈簧松脫。改進后雖然裝配稍困難,但是拆卸更是不易,所以可以保證使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內開裝置底板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內開轉臂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內開轉臂與底板配合關系結構示意圖;
圖4是現有底板局部A-A面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裝配圖;
圖6是現有內開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內開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增加翻邊的內開轉臂;
圖9是本發明增加工藝切槽的翻邊;
圖10是現有技術配合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的配合示意圖;
圖12是現有彈簧設計;
圖13是本發明彈簧設計。
圖中各部件名稱如下:
101為現有內開轉臂,201為現有底板限位翻邊,301表示限位力臂長度,401表示限位尺寸,501表示底板限位寬度,601表示底板翻邊長度,701為現有回位彈簧,10為底板限位翻邊,20為內開轉臂,21為內開轉臂翻邊,30為工藝切槽,40為回位彈簧,41為彈簧定位部,42為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一種滑移門內開裝置限位機構,其包括設置在內開裝置底板上的底板限位翻邊10,還包括內開轉臂20,所述內開轉臂20與底板翻邊10接觸的部位設有內開轉臂翻邊21,所述底板限位翻邊10與內開轉臂翻邊21配合限位。所述內開轉臂翻邊21為內開轉臂20的一部分,其翻邊朝向內開裝置底板。所述底板限位翻邊10設有工藝切槽30。
還包括回位彈簧40,還包括設置在內開裝置底板上的彈簧定位部41,所述回位彈簧40的兩端設置在內開轉臂20和彈簧定位部41上,所述回位彈簧40兩端的掛鉤42開口方向一致,背向所述內開轉臂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338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