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超高溫的復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2855.3 | 申請日: | 201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57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慶剛;董紹明;王震;周海軍;丁玉生;張翔宇;何平;高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4B35/56 | 分類號: | C04B35/56;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 地址: | 20005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高溫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耐超高溫的復相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是一種含有ZrC和SiC兩種物相的陶瓷粉體,其中ZrC的含量為20~80wt%,余下為Si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溫的復相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相陶瓷材料中,ZrC的含量為50~80wt%,余下為SiC。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溫的復相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粉體的平均粒徑為50~200nm。
4.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溫的復相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種先驅體轉化法,即:首先選擇合適的有機溶劑使碳化鋯和聚碳硅烷完全溶解,然后干燥除去有機溶劑,制得先驅體粉末;再將先驅體粉末在800~1000℃進行裂解處理;裂解處理后,再在惰性氣體保護下,于1500~1800℃進行熱處理,熱處理結束即得所述的耐超高溫的復相陶瓷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相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溶劑為二甲苯。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相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化鋯和聚碳硅烷的質量比為1∶1~5∶1。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相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為真空干燥。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相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裂解處理時間為20~40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相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氣體為氬氣。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相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處理時間為0.5~2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285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二/四線通用音頻用戶接口模塊
- 下一篇:一種手機前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