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定量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2715.6 | 申請日: | 201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0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嚴亞賢;王元凱;孫建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77 | 分類號: | G01N33/577;G01N33/53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量 檢測 玉米 赤霉烯酮 方法 | ||
1.一種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ZEN半抗原分別與BSA和OVA偶聯,得到偶聯物ZEN-BSA和ZEN-OVA;
步驟二,用ZEN-OVA作為免疫原,采用常規方法制備抗ZEN的單克隆抗體;
步驟三,制備膠體金,用該膠體金標記抗ZEN的單克隆抗體,將標記后的單克隆抗體噴涂到金標墊上;
步驟四,在硝酸纖維素膜上進行ZEN-BSA、兔抗鼠抗體的噴涂,之后將所述噴涂后的硝酸纖維素膜放入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封閉;
步驟五,將所述金標墊、所述噴涂后的硝酸纖維素膜、樣品墊和吸水墊組裝成試紙條,干燥;
步驟六,根據已知不同濃度ZEN標準品的顯色值,繪制ZEN濃度與顯色值的標準曲線;
步驟七,取待測樣品用甲醇提取,離心,取上清,并用稀釋液稀釋,根據該待測樣品的甲醇提取液的顯色值,通過標準曲線得到該待測樣品提取液中的ZEN濃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所述膠體金的顆粒直徑為25n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所述膠體金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將100ml的0.01%HAuCl4溶液加熱至沸騰,之后加入1ml的1%檸檬酸三鈉溶液,煮沸7~10min,最后加三蒸水至100ml,制備得到25nm的膠體金溶液,所述百分數為質量體積百分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所述抗玉米赤霉烯酮的單克隆抗體在被標記之前經過透析除鹽處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所述標記包括如下步驟:在攪拌的條件下,向膠體金溶液中加入抗玉米赤霉烯酮的單克隆抗體,使其終濃度達到3.6μg/mL,室溫下孵育15min,用0.1mol/L?K2CO3調節膠體金溶液的pH為6.5,然后加入10%BSA至BSA的終濃度為0.1%,10000rpm離心20min,棄上清,再用含1%BSA的2mM?pH為8.0的硼酸鹽緩沖液洗滌,共洗滌3次,最后加入含4%蔗糖、6%海藻糖、BSA和疊氮鈉分別為1%和0.05%的2mM?pH為7.4的硼酸鹽緩沖液中,即完成標記,所述百分數為質量體積百分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所述干燥為37℃烘箱干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七中,所述甲醇為80%的甲醇,所述百分數為體積百分數。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七中,所述離心為2500g離心15分鐘。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七中,所述稀釋液為含10%甲醇的0.05M?pH為7.4的PBST,所述百分數為體積百分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271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氟化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水凝膠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