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環境光的背光源模組及其液晶顯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2003.4 | 申請日: | 201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42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倪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19/00 | 分類號: | F21S19/00;F21V13/12;F21V17/1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1003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環境 背光源 模組 及其 液晶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源模組及其液晶顯示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利用環境光的背光源模組及其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因為液晶面板本身不能發光,所以需要依靠背光源來照亮。現有的背光源需要依靠其中的光源發光,如LED(Light?Emitting?Diode)或CCFL(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一般情況下液晶顯示器的亮度是固定的或調節范圍較小,但是如果遇到環境光線較好的情況下,如在晴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就相對較暗;而在環境光線較差的情況下(如夜間),液晶顯示器的亮度相對環境的亮度就太亮,或者說有些刺眼。很多廠商為了解決此問題,會在顯示器上附設一光源探測裝置,以探測環境光亮度,根據探測結果來調節液晶顯示器背光源中光源的電流,從而增加光源的亮度。但是這樣做有三個缺陷:(1)可調節范圍較小;(2)增加電流的同時增加了熱,容易導致光源壽命的減短;(3)增加了電能的消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環境光調節顯示器亮度的背光源模組及其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一種利用環境光的背光源模組,該背光源模組包括塑膠支架、背板、反射裝置、光源、擴散板和光學膜片組,其中背板位于塑膠支架的下側并與塑膠支架構成一腔體,背板上設有反射裝置,反射裝置上設有光源,光源的上方依次設有擴散板和光學膜片組,所述的反射裝置上設有光線擴散裝置,所述的光線擴散裝置穿過反射裝置與光線傳導裝置的一端相連,光線傳導裝置的另一端與可匯集環境光線的光源采集裝置相連。
所述的光線擴散裝置位于光源之間且與光源間隔設置。
所述的光源采集裝置位于塑膠支架和背板所構成腔體的外側。
所述的光源采集裝置相對于塑膠支架和背板能夠自由移動或自由拆卸。
所述的光源采集裝置采用反光杯的原理制成。
所述的光源采集裝置上設有紫外線過濾裝置。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該液晶顯示裝置包括金屬框架、液晶面板和背光源模組,液晶面板位于背光源模組的上側且液晶面板和背光源模組嵌置于金屬框架內,背光源模組包括塑膠支架、背板、反射裝置、光源、擴散板和光學膜片組,其中背板位于塑膠支架的下側并與塑膠支架構成一腔體,背板上設有反射裝置,反射裝置上設有光源,光源的上方依次設有擴散板和光學膜片組,所述的反射裝置上設有光線擴散裝置,所述的光線擴散裝置穿過反射裝置與光線傳導裝置的一端相連,光線傳導裝置的另一端與可匯集環境光線的光源采集裝置相連。
所述的光線擴散裝置位于光源之間且與光源間隔設置。
所述的光源采集裝置位于金屬框架的外側且相對于金屬框架能夠自由移動或自由拆卸。
所述的背光源模組為直下式背光源模組。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通過設置的光源采集裝置將環境光收集起來通過光線傳導裝置傳遞至背光源模組中作為補助光源使用,光線擴散裝置將獲得的環境光的光線均勻打散后與光源發出的光線混合應用,從而有效減少光學亮點和畫面亮度不均的現象。
本發明設置的光源采集裝置相對于液晶面板可自由移動或自由拆卸,即光源采集裝置可放置于環境光線較充足的地方,在有效提供補助光源的同時調低液晶顯示裝置光源的電流或關閉液晶顯示裝置光源以降低液晶顯示裝置的耗電量。
本發明的結構簡單,組裝方便,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且節約能耗,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金屬框架;20—液晶面板;30—背光源模組;31—塑膠支架;32—背板;33—反射裝置;34—光源;35—擴散板;36—光學膜片組;37—光線擴散裝置;38—光線傳導裝置;39—光源采集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20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