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潤滑油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0732.6 | 申請日: | 201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64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馬宗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宗穎 |
| 主分類號: | C10M161/00 | 分類號: | C10M16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0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潤滑油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潤滑油,具體指專用于微耕機的通用潤滑油,它將目前微耕機使用的汽油機油、柴油機油和齒輪油三油合一。
?
背景技術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微耕機在一些地區的農業生產中發展較快。國內小型多功能微耕機多采用2.2―5.88KW的柴油機或汽油機作為配套動力,采用獨立的傳動系統和行走系統,一臺主機可配帶多種農機具。針對微耕機的潤滑油只有內燃機油和齒輪油兩大類別,前者用于發動機,后者用于齒輪箱。現今廣大農村所使用的微耕機品牌和型號較多,根據使用燃料的不同,微耕機通常有柴油機和汽油機之分,因此對應的內燃機油又分為汽油機油和柴油機油。故,目前微耕機所使用的潤滑油就有汽油機油、柴油機油和齒輪油三大種類。
由于內燃機與齒輪箱的工作條件及對油品性能的要求有顯著差異,能滿足內燃機要求的配方往往滿足不了齒輪箱的要求,同樣能滿足齒輪箱要求的配方往往滿足不了內燃機的要求,甚至有負面影響。因此在目前的技術狀況下,汽油機油、柴油機油和齒輪油有嚴格的應用范圍,有各自的使用對象,不能互換和通用,什么樣的微耕機就只能使用什么樣的潤滑油,否則會大大影響潤滑效果,甚至造成發動機或齒輪箱嚴重損傷。因此,對于用戶而言,在購買潤滑油的時候就一定要說明是什么潤滑油,用在什么地方,不能弄錯。對于某些用戶,家里可能準備有不同的幾瓶潤滑油,這樣在使用的時候也不能混淆,必須要清楚這些潤滑油是用在那個機器上,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也增加了使用成本。事實上,由于用戶多為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他們的認識和理解有限,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潤滑油混用現象時有發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同時作為汽油機油、柴油機油和齒輪油的專用于微耕機的通用潤滑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潤滑油,它由如下質量百分比的各組分組成:基礎油為89.0%-95.8%;潤英聯公司生產的D1966為2.5-4.5%;磺酸鈣為0.5-1.5%;硫磷丁辛基鋅鹽為1%-3%;門尼黏度(ML(1+4)100℃)為8-13的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軛二烯烴的三元共聚物為?0.1%-0.5%;門尼黏度(ML(1+4)100℃)為25-35的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軛二烯烴的三元共聚物為0.1%-0.5%;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鉬為0.0-1.0%。
所述基礎油為?100℃運動黏度為8-10mm2/s或15-17mm2/s的礦物油,它們分別對應著成品潤滑油的不同黏度等級。
本發明的潤滑油可以同時作為汽油機油、柴油機油和齒輪油,因此它能作為微耕機的通用潤滑油,微耕機全車、不同的微耕機都可以只使用一瓶潤滑油,其使用方法跟現有的潤滑油一樣,而效果又相當,不但經濟實惠,而且大大方便了用戶,簡化了操作。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發明一種潤滑油,它由如下質量百分比的各組分組成:一、基礎油:基礎油可以是100℃運動黏度為8-10mm2/s的礦物油,也可以是100℃運動黏度為15-17mm2/s的礦物油。基礎油不同的運動黏度對應著成品潤滑油的不同黏度等級,當基礎油為100℃運動黏度為8-10mm2/s的礦物油時,對應的潤滑油黏度等級為40;當基礎油為100℃運動黏度為15-17mm2/s的礦物油時,對應的潤滑油黏度等級為50;但兩種基礎油的添加量在整個潤滑油中沒有實質差別,為89.0%-95.8%;二、添加劑(由如下六種組分構成):(1)潤英聯公司生產的代號為D1966的復合劑(具體組成參見潤英聯有關資料),2.5-4.5%;(2)磺酸鈣,0.5-1.5%;(3)硫磷丁辛基鋅鹽,1%-3%;(4)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軛二烯烴的三元共聚物,其門尼黏度(ML(1+4)100℃)為8-13,0.1%-0.5%;(5)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軛二烯烴的三元共聚物,其門尼黏度(ML(1+4)100℃)為25-35,0.1%-0.5%;(6)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鉬,0.0-1.0%,即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鉬可添加,可不添加,如果添加,其量不大于1.0%。
以下給出四個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基礎油(1)93.5%,添加劑(1)3%,添加劑(2)1.0%,添加劑(3)1.0%,添加劑(4)0.5%,添加劑(5)0.3%,添加劑(6)0.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宗穎,未經馬宗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07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