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貝雷架構建超長后澆板支撐體系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00695.9 | 申請日: | 201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7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雙泉;竇小強;熊軍;解云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1/52 | 分類號: | E04G11/52;E04G3/28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王維莊 |
| 地址: | 563003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架構 超長 后澆板 支撐 體系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是一種貝雷架構建超長后澆板支撐體系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建筑工程領域,存在越來越多建筑設計外立面造型復雜,樓層內結構錯層多變的建筑,導致結構施工過程中高支模支撐體系越來越多。后澆板高支模比較常見的方法是從底層開始搭設滿堂腳手架直至需要澆筑混凝土的樓層,在6層以下此種支模方法可以實現,但在6層以上或者高度超過20米,此種方法的構建效率明顯降低,并且施工費用高,安全性低。由此可見,常規方法已無法滿足高支模支撐體系的施工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另外的施工方法予以取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構建效率高、施工成本較低,并能提高施工質量、保證施工安全性的貝雷架構建超長后澆板支撐體系的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a)先在一棟塔樓作業層的結構板面上安裝貝雷架,并在貝雷架及塔樓上安裝牽引裝置;
b)牽引貝雷架向另一棟塔樓方向前進;在前進過程中,當懸空端的貝雷架重量大于或等于擱置在樓層內的貝雷架重量時,在擱置在樓層內的貝雷架一端加設貝雷片,以滿足配重要求;
c)將貝雷架拉到另一棟塔樓上的預定位置,取下多余的貝雷片;
d)重復步驟a~c,安裝數條貝雷架;
e)在數條貝雷架之間上安置工字鋼形成承重平臺;
f)在承重平臺上搭設常規滿堂腳手架及模板體系,完成支撐體系的構建。
上述的貝雷架構建超長后澆板支撐體系的方法中,所述的牽引裝置是手動葫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是采用貝雷架及工字鋼,直接在兩棟塔樓之間搭建承重平臺,能適應高層建筑安全高效的施工要求。此外,由于貝雷架的貝雷片加設連接靈活方便,使得該承重平臺能夠應用于塔樓間距超長的情況,實用性較強。再就是,最終在該承重平臺基礎上,采用常規滿堂腳手架及模板體系來構建整個后澆板支撐體系。極大地降低了對于6層以上或者高度超過20米時,滿堂腳手架及模板體系的架設高度,完全克服了后澆板高支模常規方法難以實施,或者構建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較高、施工質量及安全性低的缺點。因此,本發明尤其適用于高層、超高層建筑、結構工程施工較為復雜的多層建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構建步驟a~c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的標記為:1-貝雷架,2-塔樓,3-另一塔樓的預定位置,4-牽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如圖1所示,先在一棟塔樓作業層(欲澆筑混凝土層的下方六層以內的一層是作業層)的結構板面上安裝現有市售的貝雷架,并在貝雷架及塔樓上安裝現有市售的牽引裝置,牽引貝雷架向另一棟塔樓方向前進,在前進過程中,當懸空端的貝雷架重量大于或等于擱置在樓層內的貝雷架重量時,在擱置在樓層內的貝雷架一端加設貝雷片,以滿足配重要求,將貝雷架拉到另一棟塔樓上的預定位置,取下多余的貝雷片(即擱置在樓層內的貝雷架一端多余的貝雷片),重復步驟前面的步驟,再安裝數條貝雷架(貝雷架的條數可根據具體施工要求確定),在數條貝雷架之間上安置工字鋼形成承重平臺(工字鋼的安置方式即數量可根據可根據具體施工要求確定),在承重平臺上搭設常規滿堂腳手架及模板體系,完成支撐體系的構建。為了節約施工成本,并且有利于普通施工人員操作,可將所述的牽引裝置采用現有市售的手動葫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0069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磷酸脫硫、脫砷裝置
- 下一篇:可拆卸式越野手動液壓叉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