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以及工程機械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9920.1 | 申請日: | 201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45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詹純新;劉權;張建軍;李英智;胡廷江;李懷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5/16 | 分類號: | F15B15/16;F15B15/26;F15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黃志興;桑傳標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缸 伸縮 控制 回路 以及 工程 機械設備 | ||
1.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包括連接于進油油路(13)、回油油路(14)、第一工作油路(15)以及第二工作油路(16)以用于實現液壓缸(4)伸縮控制的主油路換向閥(1),所述第一工作油路(15)和第二工作油路(16)分別連接于所述液壓缸(4)的有桿腔和無桿腔,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油路(15)上連接有用于控制該第一工作油路(15)通斷的開關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其中,所述開關閥為行程鎖止閥(2),該行程鎖止閥(2)包括液控截止閥(8)、梭閥(10)以及控制油路換向閥,所述液控截止閥(8)具有與所述梭閥(10)的第一進口(C)連通的第一油口(E)、與該梭閥(10)的第二進口(D)連通的第二油口(F)以及控制油路接口;所述第一工作油路(15)的第一段連接在所述第一油口(E)與所述主油路換向閥(1)之間,第二段連接在所述第二油口(F)與所述液壓缸(4)的有桿腔之間;所述控制油路換向閥連接為控制所述控制油路接口選擇性地與所述梭閥(10)的出口(I)連通或者與油箱連通;所述液控截止閥(8)在所述控制油路接口具有液壓油輸入傳遞壓力時使得所述第一油口(E)與第二油口(F)彼此截斷,在所述第一油口(E)或第二油口(F)具有液壓油輸入傳遞壓力且所述控制油路接口與油箱連通時使得所述第一油口(E)與第二油口(F)彼此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其中,所述液控截止閥(8)的閥腔內滑動設置有閥芯(11),該閥芯形成有第一閥芯部分和直徑小于該第一閥芯部分的第二閥芯部分,所述閥腔通過所述第一閥芯部分密封性分隔為進出油腔以及與該液控截止閥(8)的液控接口連通的彈簧腔(18),所述進出油腔具有錐形腔部分(12),所述彈簧腔(18)內設有偏壓所述閥芯的彈簧,所述第二閥芯部分在所述彈簧的作用下與所述錐形腔部分(12)的錐形內周壁形成密封性線接觸,以將該進出油腔分隔為與所述第一油口(E)連通的第一油腔(19)和與所述第二油口(F)連通的第二油腔(2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其中,所述液控截止閥(8)還包括與所述第二油腔(20)連通的第三油口(X),所述第二油口(F)通過該第三油口(X)與所述梭閥(10)的第二進口(D)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其中,所述控制油路換向閥為電磁二位三通換向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其中,所述液控截止閥(8)的第一油口(E)與第二油口(F)之間還并聯有溢流閥(7),該溢流閥(7)的輸入口與所述液壓缸(4)的有桿腔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其中,所述開關閥為電磁開關閥或電磁二位二通換向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其中,所述開關閥還并聯有溢流閥(7),該溢流閥(7)的輸入口與所述液壓缸(4)的有桿腔連通。
9.根據權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油路(16)上還設置有平衡閥(3),該平衡閥(3)的液控接口通過液控油路(17)連接于所述主油路換向閥(1)與所述開關閥之間的所述第一工作油路(15)上,所述液控油路(17)上設置有濾油器,所述主油路換向閥(1)為先導液控式Y型三位四通換向閥。
10.工程機械設備,該工程機械設備包括液壓伸縮機構,其中,所述液壓伸縮機構具有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缸伸縮控制回路。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工程機械設備,其中,所述液壓缸(4)的中心設有沿該液壓缸的軸向貫穿所述活塞桿且連接于該液壓缸的缸筒的芯管(5),該芯管(5)內具有中心油道(6)。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工程機械設備,其中,所述工程機械設備為液壓起重機,所述液壓伸縮機構為該液壓起重機的伸縮吊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992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合物鋰離子電池芯外包裝成型材料
- 下一篇:全自動輪胎胎胚存放立體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