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插值電路及插值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9015.6 | 申請日: | 201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73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子澈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和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9/08 | 分類號: | H03K1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路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插值器,尤指一種高速、高線性度及高帶寬的插值電路及插值系統。
背景技術
高線性度插值器廣泛應用于數據接收與發送系統中,例如應用于數據采樣、頻率抖動生成等功能模塊中。在不同的數字配置字情況下,線性插值器可以產生均勻多相時鐘,高性能的數據接收與發送系統要求這些時鐘有極高的線性度與一致性。
插值器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輸入Ain,Bin同源時鐘分別經過不同延遲得到,在相位上相差Φ,表現為時間延遲tDelay。插值器另有一插相控制字輸入:PH<0:X>,該輸入控制字控制插值單元輸出信號相位量,?其中X?∈N[1,+∞),?當控制字PH<0:X>由最小值(0,……,0)變化至最大值(1,……,1)的過程中,插值器輸出由前相位Ain均勻變化至后相位Bin,變換步長為:?Φ/2???????????????????????????????????????????????。
在現有的插值電路中,由于電路結構的限制,特別是在電路的速度一再提高(工作速度>1G),傳統電路結構的帶寬、插值器的線性度、插值器的輸出擺幅均有嚴重下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高速、高線性度及高帶寬的插值電路及插值系統。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高速、高線性度及高帶寬的插值電路及插值系統。
一種插值電路,所述插值電路包括一偏置產生模塊、一負載模塊、一與所述偏置產生模塊及所述負載模塊相連的第一時鐘控制模塊、一與所述偏置產生模塊及所述負載模塊相連的第二時鐘控制模塊及一輸出模塊,所述負載模塊包括一電流源子模塊及一負載電阻子模塊,所述第一時鐘控制模塊包括一第一輸入子模塊、一第一源端負反饋子模塊、一第一多路開關子模塊及一第一多路電流沉子模塊,所述第二時鐘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時鐘控制模塊為對稱結構,所述偏置產生模塊包括一第一場效應管、一與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相連的第二場效應管、一與所述第二場效應管相連的第三場效應管及一與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相連的偏置電流端,所述電流源子模塊包括一第四場效應管及一與所述第四場效應管相連的第五場效應管,所述負載電阻子模塊包括一與所述第四場效應管相連的第一電阻及一與所述第五場效應管相連的第二電阻,所述第一輸入子模塊包括一第六場效應管及一與所述第六場效應管相連的第七場效應管,所述第一源端負反饋子模塊包括一連接于所述第六場效應管與所述第七場效應管之間的第三電阻及一與所述第三電阻并聯連接的第一電容,所述第一多路開關子模塊包括一第一組開關及一與所述第一組開關并聯連接的第二組開關,所述第一多路電流沉子模塊包括一與所述第一組開關相連的第一組場效應管及一與所述第二組開關相連的的第二組場效應管。
一種插值系統,所述插值系統包括一用于給所述插值系統提供工作需要的偏置電壓的偏置產生模塊、一與所述偏置產生模塊相連的負載模塊、一與所述偏置產生模塊及所述負載模塊相連的第一時鐘控制模塊、一與所述偏置產生模塊及所述負載模塊相連的第二時鐘控制模塊及一與所述負載模塊相連的輸出模塊,所述負載模塊包括一用于給所述插值系統提供工作需要的電流的電流源子模塊及一與所述電流源子模塊相連用于給所述插值系統提供工作需要的負載的負載電阻子模塊,所述第一時鐘控制模塊包括一用于接收一相位為零的第一時鐘的第一輸入子模塊、一與所述第一輸入子模塊相連用于提高所述插值系統的線性度及帶寬的第一源端負反饋子模塊、一與所述第一源端負反饋子模塊相連用于接收一輸入的插相控制字的第一多路開關子模塊及一與所述第一多路開關子模塊相連的第一多路電流沉子模塊,所述第二時鐘控制模塊包括一第二輸入子模塊、一與所述第二輸入子模塊相連的第二源端負反饋子模塊、一與所述第二源端負反饋子模塊相連的第二多路開關子模塊及一與所述第二多路開關子模塊相連的第二多路電流沉子模塊,所述第二時鐘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時鐘控制模塊為對稱結構。
相對現有技術,本發明結構簡單,且具有高速、高線性度及高帶寬的特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插值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插值系統較佳實施方式的系統架構圖。
圖3為本發明插值電路較佳實施方式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和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和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90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