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地溝油為主要原料的脫墨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8772.1 | 申請日: | 2011-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68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武書彬;趙媛媛;李擘;毛翠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D9/04 | 分類號: | C09D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溝 主要原料 脫墨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造紙化學品脫墨劑,特別是涉及以地溝油為主要原料的脫墨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地溝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劣質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復使用的炸油等,也叫做“廢棄食用油”或者“潲水油”。
食用油的基本化學結構是甘油三酯,即:一個甘油分子上連接了三個脂肪酸分子;脂肪酸被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中含有不飽和的化學鍵,容易發生變化,尤其是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溫度越高,這種氧化速度就越高。油脂在烹飪過程中,都會加熱到很高的溫度,所以煎炸的食用油使用時間過長的話,氧化產物的含量就會大大增加。氧化產物會使油產生難聞的氣味,更主要的是,氧化產物會對人身體健康有不利的影響。另一方面,廢棄的食用油通常是倒入潲水,潲水中養料充足,細菌大量繁殖,而細菌代謝產生的物質多數對人體有毒、有害。因此,地溝油不能再作為食用油二次食用。
從化學的角度來看,脂肪酸雖然被氧化,但地溝油的基本結構依然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制作皂類的重要原料。眾所周知,脂肪酸皂類在二次纖維脫墨過程中是良好的油墨補集劑,將地溝油經適當處理后皂化,加入其他表面活性劑以及成型劑,可以復配得到脫墨劑。
發明內容
針對地溝油處理與應用的不足,為減少地溝油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同時降低脫墨劑的生產成本,本發明提供以地溝油為主要原料的脫墨劑及其制備方法。
該制備方法包括地溝油的預處理、皂化、復配、成型。預處理后的地溝油與硬脂酸、油酸、棕櫚酸混合后熔解,進行皂化反應,然后加入滲透劑或乳化劑、無機礦物粘土,擠出成型、冷卻后得到脫墨劑。
本發明提供的以地溝油為主要原料的脫墨劑及其制備,具體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1)將地溝油與水混合后邊攪拌邊加熱,然后再加入無機鹽充分攪拌使無機鹽溶解后靜置,油水分層,取上層油層,即為粗制地溝油;
(2)將粗制地溝油加熱后再加入活性炭,充分攪拌溶解活性炭后進行抽濾,去除固體物質后,所剩濾液即為精制地溝油;
(3)將精制地溝油、硬脂酸、油酸、棕櫚酸混合后加熱熔解,得到地溝油和脂肪酸的混合物,然后加入水,再滴入無機堿溶液進行皂化反應,滴加速度為5ml/min~20ml/min,滴加完畢后在溫度60℃~90℃下保溫0.5h~1h,然后加入滲透劑或乳化劑、無機礦物粘土,攪拌均勻;
(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趁熱轉移到成型器中,擠出成型、切斷,冷卻后得到皂粒狀脫墨劑。
進一步的,步驟(1)的加熱、攪拌是在50℃~80℃下進行。
進一步的,步驟(2)的加熱、攪拌是在80℃~100℃條件下進行。
作為優選的,步驟(1)所述地溝油與水的質量比為1∶0.5~1;所述無機鹽為NaCl、CaCl2、Na2SO4;無機鹽用量為地溝油質量的5%~10%。
作為優選的,步驟(2)所述活性炭用量為粗制地溝油質量的0.5~5%。
步驟(3)所述精制地溝油、硬脂酸、油酸、棕櫚酸質量比為10∶0.5~1∶1~2∶2~3;加入水的質量為地溝油和脂肪酸的混合物質量的30%~60%。
步驟(3)所述無機堿溶液為NaOH溶液、KOH溶液或Na2CO3溶液。無機堿溶液用量為地溝油和脂肪酸的混合物質量的15%~20%。
步驟(3)所述滲透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類物質,如AEO-9;乳化劑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類物質,如OP-10;所述滲透劑或乳化劑用量為地溝油和脂肪酸的混合物質量的5%~15%。
步驟(3)所述無機礦物粘土為硅藻土、膨潤土或坡縷石;無機礦物粘土用量為地溝油和脂肪酸的混合物質量的20%~4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所制備的以地溝油為主要原料的脫墨劑,可用于廢書刊紙、舊新聞紙(ONP)等油墨含量較高的二次纖維脫墨過程,對油墨剝離及去除效果顯著;應用本發明提供的脫墨劑進行二次纖維脫墨后發現,浮選后白度增加7%ISO~10%ISO,進一步洗滌后白度增值達到9%ISO~10%ISO;浮選殘余油墨去除率均在50%以上,洗滌后殘余油墨去除率最高可達到60%~70%。
2、本發明提供的脫墨劑的制備方法,以地溝油為主要原料,減少了地溝油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降低了脫墨劑的生產成本;同時制備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87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