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段彩紗的傳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98701.1 | 申請日: | 201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30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洪;謝春萍;蘇旭中;徐伯俊;劉新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1H1/22 | 分類號: | D01H1/22;D02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段彩紗 傳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混紡紗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涉及安裝在普通環錠紡細紗機上生產花式段彩紗的傳動裝置,通過簡單的齒輪改造達到控制后羅拉變速的目的。
背景技術
段彩紗是一種新型的復合型紗線,是近幾年來在環錠紡細紗機上通過適當改造而生產的一種新型色紡紗,具有多顏色組合的新風格,有別于一般的花紗,段彩紗呈現不規則獨特的花色效果,在紗線軸向不僅有粗細變化,而且有不連續分布交替出現的花式色彩。段彩紗線既具有色彩性,又具有結構性;既富有層次變化,又富有立體感,被廣泛用于服裝面料、裝飾面料,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經濟效益非常可觀。開發段彩紗品種為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增加了光彩,也為紡織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傳統紡紗從過去的單一纖維純紡到多種纖維混紡,從過去的純色紡到現在的多色纖維混紡,再加上染整工藝的進一步發展,面料的色澤,色彩和層次感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在傳統紡紗工藝中,要做到紗線在縱向上有不同的色澤,是目前多色混紡紗線的難題。
紡紗技術發展至今,還是以環錠紡三羅拉牽伸工藝為主。目前花式段彩紗的生產也普遍通過環錠紡細紗機實現,其生產原理是通過雙根粗紗喂入的辦法,主體粗紗和輔助粗紗分別從中羅拉以及后羅拉喂入。通過伺服電機的進行喂入控制達到段彩效果,并產生竹節。普通環錠紡細紗機上進行機械改造生產段彩紗的方便簡單,改造成本低,紡紗效率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全新的生產段彩紗的傳動裝置,使用一種中后羅拉配合變速生產段彩紗的傳動系統,并將其應用于普通環錠紡細紗機紡紗工藝中。同時提供的裝置與細紗機搭配使用,細紗機改裝方便,便于安裝、維護。
本發明涉及的一種生產段彩紗的傳動裝置,通過簡單的齒輪改造,在細紗機后牽伸部位配置段彩伺服電機完成對段彩紗段的控制與分配。
本發明可以應用在普通環錠紡細紗機上進行簡單的技術改造,通過對后牽伸區齒輪的變更使得后羅拉分離出去由一個伺服電機對后羅拉進行單獨控制,實現了中后羅拉的配合加減速生產段彩紗;該方法與現有其它技術相比,適用性高,可適用于多種型號細紗機,且生產裝置安裝簡便、易維護、性價比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傳統環錠紡紗中,通過對細紗機后區牽伸部位進行改造,兩對定做的蝴蝶牙傳動齒輪(Z4、Z5)與(Z6、Z7),以及后羅拉段彩伺服電機(8)組成的簡單傳動機構對細紗機后羅拉(3)進行單獨控制達到變速的目的,如圖1所示。主牽伸齒輪Z15、Z16在中羅拉伺服電機的配合之下控制中羅拉(2)加速或者減速,其傳動途徑為:中羅拉伺服電機→Z17→Z18→Z19→Z20→中羅拉;前羅拉(1)的傳動途徑為:主牽伸齒輪→Z14→Z13→Z12→Z11→Z10→Z9→前羅拉。細紗機開車運轉過程中,通過合理的牽伸工藝配置,竹節、基紗參數設置,中羅拉伺服電機控制中羅拉(2)變速,在后羅拉(3)停頓的時候進行加速,形成段彩竹節。后羅拉的傳動途徑為:后羅拉段彩伺服電機→Z7→Z6→Z5→Z4→后羅拉;在后羅拉段彩伺服電機(8)的控制下,后羅拉(3)間歇地加速、停頓,喂入彩段纖維,紗線產生彩色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87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口徑非球面朗奇檢測方法
- 下一篇:鋁合金防腐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