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與斷路器分離的帶負載檢測功能的自動重合閘裝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8565.6 | 申請日: | 2011-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8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文耀鋒;張朝福;胡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金川河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3/06 | 分類號: | H02H3/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斷路器 分離 負載 檢測 功能 自動 合閘 裝置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與斷路器分離的帶負載檢測功能的智能重合閘裝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具備低壓斷路器重合閘功能技術的產品不少,主要有如下幾類:
1.額定電壓為交流220V/380V、額定負載電流在120A以下的微型斷路器及框架式開關,其重合閘技術采用電動操作技術實現。
2.針對額定負載電流在120A以下的微型斷路器,重合閘技術有如下幾類:
a)基于繼電器或交流接觸器技術控制電路通斷實現重合閘功能,其產品的使用特征是在微型斷路器輸出端的負載電路上串聯繼電器或大電流交流接觸器來控制電路通斷。
b)基于繼電器或交流接觸器結合微型斷路器控制電路通斷原理的技術,這類產品特點是重合閘與微型斷路器一體化。
3.目前前述2中a)和b)這兩種技術產品都不具備微型斷路器后線路負載斷電檢測功能。一方面,如果不對微型斷路器后線路及負載進行檢測就執行合閘動作將是很不安全的。另一方面,重合閘與微型斷路器一體化的方式的缺陷在于:一旦重合閘裝置損壞將導致負載電路斷電不工作,從而必須更換重合閘及微型斷路器,而且可能還需電力部門配合操作,結果使得不僅不能達到降低維護工程師到現場維修的工作量的目的,反而由于需更換損壞產品大大增加了維修工作量。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使用安全、方便的與斷路器分離的帶負載檢測功能的智能重合閘裝置及控制方法,以與現有成熟的斷路器配合使用。
為此,提出一種與斷路器分離的帶負載檢測功能的智能重合閘裝置,能操作現有斷路器的撥動手柄執行合閘動作的聯動裝置,其中所述聯動裝置包括:
控制系統及動力部分;其中
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微機處理單元及負載漏電檢測模塊,所述負載漏電檢測模塊用以檢測斷路器的輸出端負載電路,并由所述微機處理單元判斷所述斷路器的輸出端負載電路是否處于安全狀態;
所述動力部分包括驅動裝置及安裝在驅動裝置上且可隨驅動裝置運動的推動部件,所述推動部件用以抵接在現有斷路器的撥動手柄上,所述推動部件運動后推動所述撥動手柄運動以完成合閘動作。
優選地,所述推動部件系呈長條狀的推桿。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系直流電機或液壓驅動裝置。
優選地,驅動裝置系直流電機或液壓驅動裝置,所述推動部件包括安裝在所述直流電機或液壓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上的安裝部及自所述安裝部伸出的用以推動所述斷路器的撥動手柄運動的推桿。
優選地,還包括推動部件行程監測部分,所述推動部件行程監測部分包括置于推動部件兩側的用以定位推動部件的運動行程的微觸點感應節點。
另外,還提出一種與斷路器分離的帶負載檢測功能的智能重合閘裝置的控制方法,用以使斷路器執行合閘動作,其包括控制系統及動力部分,其控制流程如下:
a,在斷路器處于分閘的狀態下,控制系統檢測斷路器輸出端的負載電路的安全狀態;
b,判斷檢測到的斷路器輸出端的負載電路是否處于安全狀態,如果檢測到的狀態信息低于預定的安全閾值,則控制系統向動力部分發出動作指令;
c,動力部分執行動作指令以推動撥動手柄運動,以完成合閘動作。
優選地,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微機處理單元及負載漏電檢測模塊,所述負載漏電檢測模塊用以檢測斷路器的輸出端負載電路的安全狀態,并將檢測到的狀態信息傳送到微機處理單元;微機處理單元接收所述狀態信息后進行邏輯運算,并判斷所述斷路器的輸出端負載電路是否處于安全狀態;所述動力部分包括用以接收微機處理單元發出的動作指令的驅動裝置及安裝在驅動裝置上且可隨驅動裝置運動的推動部件,所述推動部件用以在所述斷路器的撥動手柄上處于分閘位置時抵接在所述斷路器的撥動手柄上,所述驅動裝置接收微機處理單元發出的動作指令并帶動所述推動部件運動,所述推動部件推動所述撥動手柄運動,以完成合閘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金川河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金川河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85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