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性離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劑的合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7663.8 | 申請日: | 2011-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64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唐富剛;郝春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希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91/00 | 分類號: | C08F291/00;C08F251/00;C08F2/10;C08F220/56;C08F220/06;C09K17/32;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1309 北京市順義區木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子 高聚物 土壤改良劑 合成 | ||
1.一種雙性離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氫氧化鉀中和丙烯酸,中和度為75~85mol%,加入淀粉糊化,糊化一定時間后,加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陽離子單體和交聯劑,攪拌溶解,加腐植酸鹽,攪拌形成均一體系,最后以水溶液催化劑法產生自由基使上述單體發生聚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劑,其特征在于:在共聚接枝過程中各組分占料液總重量的配比為:
(a)10至20重量%的丙烯酰胺(AM);
(b)5至20重量%的丙烯酸(AA);
(c)5至10重量%的淀粉(ST);
(d)1至5重量%的甲基丙烯酰胺(MAM);
(e)1至5重量%的陽離子單體;
(f)5至10重量%的腐植酸鹽(HA);
(g)0.002至0.008重量%的交聯劑;
(h)其余量為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性離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氫氧化鉀中和丙烯酸后,再加入淀粉漿,利用酸堿中和熱對淀粉進行糊化,溫度控制在58~80℃,糊化時間1~2小時;通過調節堿加入酸中的速度控制體系溫度在70~90℃,當溫度低于80℃時,開始加入淀粉漿進行糊化;糊化冷卻到40℃以下時加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陽離子單體和交聯劑,攪拌溶解,再加入腐植酸鹽,攪拌形成均一漿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性離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引發劑法是指首先要對配制好的單體溶液吹氮氣進行保護20分鐘,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配置好的水溶液引發劑,誘發10-15分鐘以產生自由基,從而使單體發生聚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性離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可以是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馬鈴薯淀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性離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陽離子單體可以是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DAC)、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DM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DMDAC)。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性離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聯劑為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MBA),聚乙二醇雙丙烯酸酯(PEGDA)。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性離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植酸鹽為腐植酸鈉、腐植酸銨、腐植酸鉀、腐植酸鎂、腐植酸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性離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為過硫酸鹽或過氧化物;或者為過硫酸鹽或過氧化物與還原劑一起組成氧化還原體系;或者為偶氮化合物;所述催化劑也可以由上述催化劑類型中的兩種或更多種催化劑組成。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硫酸鹽為過硫酸銨、過硫酸鉀、過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過氧化物為過氧化氫、過氧化苯、甲酰和叔丁基過氧化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還原劑為亞硫酸鹽、亞硫酸氫鹽、低價金屬鹽、有機胺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偶氮化合物為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庚腈、偶氮二異丁基脒鹽酸鹽中的一種或幾種。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劑的量為反應料液重量的0.00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希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希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766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副產炭黑生產的分級器結構
- 下一篇:臥式篩網沉降離心機分體式入料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