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型化散熱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6529.6 | 申請日: | 2011-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77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饒振奇;何信威;張中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G06F1/2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馬明渡 |
| 地址: | 21515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薄型化 散熱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散熱模塊,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增加熱傳導面積且更加薄型化的創新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現有計算機電子產品結構中的散熱模塊,擔負著排散各種運作構件所產生的熱溫、防止其過熱損壞的重任;所述散熱模塊,其主要是由散熱風扇、散熱鰭片以及熱管所構成,令熱管的蒸發段接收發熱源所產生的熱,熱管的冷卻段則連接于散熱風扇出風口所設散熱鰭片,如此以通過該散熱鰭片將熱擴散于出風口處,再藉由散熱風扇的送風加速散熱。
如圖6所示,現有散熱模塊B的熱管冷卻段30與散熱鰭片之間通常通過一導熱座(塊)31相接觸,其接觸最大面積局限于散熱鰭片32的堆棧總高度,而此一高度則受限于風扇殼體高度,以如此層層受限的關聯性來看,因目前計算機電子產品的輕薄化發展趨勢,使得風扇殼體的高度不僅無加高的可能,更有再扁薄化的需求,所以,該散熱鰭片31的堆棧總高度也難以再增高,這使得散熱鰭片31縱然面積足夠,卻因為熱導入面積被局限而難以進一步提升散熱效能,相對而言,在現有架構條件下,若不影響散熱效能,則散熱鰭片31的堆棧總高度以及風扇殼體的高度,顯然均無更進一步薄型化的可能,如此一來,也就造成計算機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設計受此因素而被局限于一定程度的瓶頸與技術問題。
因此,針對上述現有散熱模塊結構所存在的問題,如何研發出一種能夠更具理想實用性的創新構造,實為有待相關業界再加以思索突破的目標及方向。
有鑒于此,發明人本于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薄型化散熱模塊,其主要目的是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利于薄型化設計、更具理想實用性的新式散熱模塊為目標加以思索突破。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薄型化散熱模塊,包括散熱風扇、鰭片組、扁熱管,其中該散熱風扇包括設有出風口的殼體以及容設于該殼體內的扇葉組;其中,該扁熱管為扁形斷面管體而界定形成有二寬擴平面及窄形側邊,又扁熱管包括有蒸發段及冷卻段,該蒸發段通過一固定座裝設定位于預定發熱源相對應處,鰭片組設置于散熱風扇的殼體所設出風口處,該鰭片組包括有間隔配置的至少二單元散熱片,以使扁熱管的冷卻段延伸至鰭片組所在位置處;其中該單元散熱片的設置方向與扇葉組的軸向互成垂直關系,且該扁熱管的冷卻段為設置于散熱風扇所設出風口偏側部位的非迭置式相對關系,并構成單元散熱片與扁熱管的寬擴平面呈設置方向相同的狀態;且其中,該鰭片組的至少一單元散熱片局部面域直接呈面狀接觸貼靠于該扁熱管的寬擴平面。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鰭片組的至少一單元散熱片局部面域直接呈面狀接觸貼靠于該扁熱管的寬擴平面”,以此可增加扁熱管與鰭片組之間的熱傳導面積,且令鰭片組及散熱風扇殼體的高度能夠更加薄型化。
2.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熱風扇為單一扇葉組與單一出風口的結構形態;該扁熱管的冷卻段延伸至散熱風扇的殼體出風口一側處,該扁熱管的寬擴平面與鰭片組的單元散熱片置向互成平行關系,以使各單元散熱片的一側均延伸至該扁熱管冷卻段位置處呈迭合形態,且其中的二單元散熱片呈面狀直接接觸貼靠于該扁熱管的二寬擴平面。
3.上述方案中,所述殼體一側一體形成有呈面狀延伸的翼片部,該翼片部抵壓該單元散熱片接觸貼靠扁熱管的一側。
4.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熱風扇為二扇葉組與二出風口的結構形態;其中該二出風口共享同一鰭片組,該鰭片組的單元散熱片二側相對延伸至二出風口內,該扁熱管的冷卻段則延伸至鰭片組的中間區域,其中的二單元散熱片呈面狀直接接觸貼靠于該扁熱管的二寬擴平面,且其中,該鰭片組中最外側的單元散熱片并一體延伸形成有殼板部,以構成該殼體的局部面域。?
5.上述方案中,所述單元散熱片設置方向與扁熱管設置方向之間的角度差介于0°至30°。?
本發明工作原理及優點如下:
本發明一種薄型化散熱模塊,主要通過散熱風扇、鰭片組、扁熱管的創新獨特結構設計,使本發明對照背景技術所提現有結構而言,所述鰭片組的至少一單元散熱片局部面域可直接呈面狀接觸貼靠于該扁熱管的寬擴平面,無須再通過導熱座(塊)來傳導,又可增加扁熱管與鰭片組之間的熱傳導面積,且該鰭片組及散熱風扇殼體的高度能夠更加薄型化,達到大幅提升散熱模塊散熱效率與鰭片組、散熱風扇殼體更加薄型化的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利用效益。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薄型化散熱模塊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65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