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及其成型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96455.6 | 申請日: | 2011-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59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饒振奇;何信威;張中彥;陳彥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4 | 分類號: | F28D15/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馬明渡 |
| 地址: | 21515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薄形化 復合 組織 及其 成型 方法 應用 | ||
1.一種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金屬網體,為由縱橫編織交錯的單元金屬線構成的面狀網體形態,該金屬網體包括有二側表面;
至少一粉末燒結層,為由金屬粉末燒結固定于該金屬網體的至少一側表面形成,該粉末燒結層厚度介于0.1mm至0.7mm之間;
其中,該金屬網體及粉末燒結層二者所共構形成的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總厚度介于0.2mm至0.8mm之間;
且其中,該金屬網體及粉末燒結層二者所共構形成的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具有可撓曲特性。
2.一種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的成型方法,尤指一種總厚度介于0.2mm至0.8mm之間且具有可撓曲特性的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備一金屬網體;以及
制備一供燒結用的金屬粉末;
通過噴涂或刷涂或浸漬方法于該金屬網體的至少一側表面附著一液態介質;
利用該液態介質將欲燒結的金屬粉末呈均勻分布狀沾附于該金屬網體的至少一側表面;
通過一燒結方法將所述沾附于金屬網體表面的金屬粉末燒結固定,以于該金屬網體至少一側表面形成厚度介于0.1mm至0.7mm之間的一粉末燒結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態介質選用水或者黏著液或者有機溶劑。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所述燒結方法時,更輔以一利用治具或模具或加壓方法,以增加該粉末燒結層的結合性與平整度。
5.一種熱管,其應用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其特征在于:該熱管為二端封合的中空密閉式管體,其內部空間中容置有工作液,該預先燒結有金屬粉末的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設置于該內部空間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管壁斷面形態為圓形或扁形或圓形與扁形兼具的形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的設置,為分布于該熱管管壁的全周區域、區段或局部區域、區段的形態。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與熱管管壁之間呈燒結固定狀態。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與熱管的結合步驟包括:
將該熱管其中一端先封合,另一端則留設一開口;
制備一導入芯棒,以供由所述開口插伸入熱管內部空間中;
將該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依靠或包靠于該導入芯棒;
利用該導入芯棒插伸入熱管內部空間中的動作,以將該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一并帶入該熱管內部空間中;
利用該導入芯棒將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抵靠于熱管管壁;
將該導入芯棒抽出,借此構成該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設置于熱管內部空間中的狀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入芯棒將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抵靠于熱管管壁后,更包括一燒結步驟,以使該薄形化復合毛細組織與熱管管壁之間結合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645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旋轉式穩流器
- 下一篇:保證硫磷肥生產中干燥系統安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