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池結構、改進的電池倉和一種電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6384.X | 申請日: | 2011-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25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胡建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建坤 |
| 主分類號: | H01M2/30 | 分類號: | H01M2/30;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結構 改進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結構、改進的電池倉以及一種電池裝置。
背景技術
標準干電池的應用非常廣泛,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也比較嚴重。本申請人于2010年11月22日請求保護的一種可充放電控制電池(申請號為201010553734.4)和2011年4月12日請求保護的一種改進型電池(申請號為201110091148.7),這兩種新型電池中的任一種都可以替代兩節標準干電池應用,壽命很長,能夠減少環境污染和避免資源浪費。實際應用中,一般是兩節干電池并排置于標準的電池倉內。目前使用干電池的電器數量巨大,如果新型電池不能放入現有電器的標準電池倉,用戶就不會接受使用新型電池;同時,如果電器的電池倉能放入新型電池,而不能放入標準干電池,等于強制要求用戶使用新型電池,用戶可能也不愿接受這種電器。因此,新型電池的電池結構必須適應現有的標準的并排放置兩節干電池的電池倉。
同時,為了更方便地適配新型電池的電池結構,可以對現有電池倉進行改進,使之既能并排放置兩節干電池又能放置新型電池,這樣,才能引導人們使用新型電池,讓用戶自己選擇用哪種電池。如果新型電池能夠普及的話,干電池的使用量將會逐漸減少,從而達到減少環境污染和避免資源浪費的目的。且如果電器的電池倉不需要再裝標準的圓柱電池,由于新型電池的電池結構體積較小,從而電池倉的體積也可以減小,串聯端的電連接金屬件也可以節省,進一步降低電器的成本,節約金屬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池結構及改進的電池倉和一種電池裝置,通過該電池結構直接替代現有的兩節標準圓柱電池,方便已有電器使用該電池結構;而改進的電池倉,既可以并排放置兩節標準圓柱電池,也可以放置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池結構,減少制作用于匹配電池結構的裝置的成本,節約資源,減少安裝匹配裝置的步驟,方便使用。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結構,包括外殼、輸出正極和第一輸出負極,所述輸出正極和第一輸出負極均位于所述外殼的同一端面,所述輸出正極與可導電的彈性裝置電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卡接裝置,所述卡接裝置位于外殼的與所述輸出正極所在端面相對的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卡接裝置與所述外殼可卸除連接,或者所述卡接裝置與所述外殼集成為一體
優選地,所述卡接裝置上設有凹槽。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輸出負極,所述第二輸出負極與所述輸出正極處于同一軸線,并分布在所述外殼的與所述輸出正極所在端面相對的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電池結構還包括第二卡接裝置,所述第二卡接裝置包括短路卡接部和輸出卡接部,所述短路卡接部與所述第一輸出負極處于同一軸線,所述輸出卡接部與所述第二輸出負極處于同一軸線,且所述輸出卡接部的一端連接所述輸出正極。
優選地,所述輸出正極與所述彈性裝置集成為一體;所述彈性裝置為彈簧。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改進的電池倉,用于在電子產品中裝配電池,包括裝配電池的倉壁,所述倉壁上對應于電池倉的串聯端設有卡位凸臺,呈臺階狀。
進一步地,所述電池倉裝配著如上所述的電池結構,所述卡位凸臺的尺寸與所述電池結構相適配。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方面,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電池結構和如上所述改進的電池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電池的輸出正極連接導電彈性裝置,改變常規電池的電池結構,從而電池的尺寸可以在變小時還能適配于現有電池倉。一種實施例中,通過改變的電池結構直接替代現有的兩節標準圓柱電池,方便已有電器使用改變的電池結構;而改進的電池倉,既可以并排放置兩節標準圓柱電池,也可以放置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池結構,減少制作用于匹配電池結構的裝置的成本,節約資源,減少安裝匹配裝置的步驟,方便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電池結構的第一種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電池結構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實施例的卡接裝置與外殼的分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電池結構的第三種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電池結構的第四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所示實施例的第二卡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電池倉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所示電池倉實施例裝配電池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建坤,未經胡建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63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